老詹小注:
前天,老詹寫了篇《擔擔面》,勾起德民兄食欲。
想吃,卻又不會做,也不願意做,嫌麻煩!
于是,也推出自己拿手菜《蘿蔔湯》。
其實是牛肉炖蘿蔔湯。
味道不錯,非常爽口。
轉發此文,供有興趣者參考。
菜如其人,德民兄之豪爽,于此可見一斑也。
蘿蔔湯青龍刀 青龍刀筆記 2022-10-17 00:01 發表于北京
國樞寫了篇《擔擔面》,德民今寫《蘿蔔湯》,文章沒他寫得好,但蘿蔔湯比擔擔面香。看《擔擔面》,垂涎欲滴,真想去詹家讨一碗。可是左思右想,都這把年紀了,不便勞煩,還是照他文中介紹,自己學着做吧!看了一遍又一遍,想了一遍又一遍,又是澆頭,又是佐料,還要買肉沫,炒肉沫,看得暈頭轉向,記不住,學不會。做碗面,不容易,想吃時,下飯館,價錢貴點就貴點,味道差點就差點,衛生不衛生不管了。其實德民也愛做飯,不過懶人懶做法,圖快,圖簡單,圖省力省勁,比如,從不包餃子,得調餡,得擀面皮,還得一個一個地捏,下餃子,煮三滾……擔擔面也不願做,程序多,太複雜。讓我包餃子,做擔擔面,猶如逼張飛繡花。我的強項是炖蘿蔔湯,準确點說炖牛肉蘿蔔湯。邯鄲學步學國樞,介紹蘿蔔湯的做法。買一小塊牛肉,請售貨員當場切成小塊,再買一個白蘿蔔,北京叫“象牙白”。回家後,水泡牛肉,換幾道水,泡出血水,控幹後牛肉塊倒進罐裡,加蔥段、姜塊、紅辣椒,開大火,咕嘟咕嘟半個多小時,倒進蘿蔔塊,加鹽,小火炖半小時,齊活。盛一碗,撒上香菜、胡椒粉,配上馍或餅,飯,菜,葷,素,熱熱乎乎一頓飯。飯後洗碗三兩個,三五分鐘的事。同樣的,羊肉大白菜湯也是這個做法,喝羊肉白菜湯時,“标配”是醋。蘿蔔湯也好,白菜湯也罷,一頓吃不完,留着下一頓煮面條,熱熱乎乎又一頓。炖一罐,吃兩頓。如有讀者賞臉,既看了國樞的《擔擔面》,又看了德民的《蘿蔔湯》,可以看出,他的技術含量高,精雕細琢,我的大路貨,大刀闊斧。但蘿蔔湯有蘿蔔湯的優勢,比如,炖這罐子湯,沒多少手工活,手不粘肉,售貨員代勞,我隻切蘿蔔,三下五除二,人工消耗比他小得多。還有,蘿蔔湯比擔擔面有營養,多擱姜蔥更有益。他做他的擔擔面,我炖我的蘿蔔湯,各有所愛,各盡所能,這也正如孔老夫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擔擔面、蘿蔔湯扯到孔夫子,這不是東拉西扯嗎?扯就扯,德民接着扯,從孔夫子再扯到孟夫子,孟老人家說:“君子遠庖廚”。怎麼理解?難道愛進廚房,愛做飯,非君子?小人了?帶着問題查資料,方知孟老人家所說“君子遠庖廚”意在倡導仁愛之心,勿殺生。懂得了這個意思,松一口氣。愛下廚房,愛做飯,國樞擔擔面,德民蘿蔔湯,君子不君子,無所謂,自己做,自己吃,吃面喝湯,安度晚年,夫複何求!您說呢?國樞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