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廣東春天的氣溫雖然上升了不少,但咋暖還寒冷,空氣濕氣濃度大,就連身體也容易受到濕氣困擾。如果濕氣太重,人就會感到身體特别困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所以這個時候要多喝一些祛濕的湯水。今天我分享一道綿茵陳木棉花湯,這是廣東人每年春天必定會煲的養生湯水,健脾又祛濕,春困也悄悄沒了。
這道湯的主要食材有木棉花和綿茵陳,木棉花又稱攀枝花,廣東人對木棉花肯定很熟悉,每年的春季都是木棉花盛開的季節,路上掉落滿地的花朵,新鮮的木棉花撿回來後,在猛烈的陽光下晾曬幹後,就是一種去濕熱的中藥,有清熱解毒,利尿去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而茵陳别名綿茵陳、白蒿、絨蒿、松毛艾。是一種優質的野菜,它的嫩苗可以吃,曬幹也能夠作為清熱利濕的藥用之一,加上綿茵陳自有特殊香氣,煲出來的湯香味獨特,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跟着我一起來學習吧!
【食材】:木棉花 28克、茵陳 20克、豬骨 350克、姜 2片、鹽 适量
【做法】:1、沒有新鮮茵陳和木棉花的親們,可以買藥店的幹茵陳和幹木棉花,便宜又方便,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把泥沙、雜質洗出來,然後瀝幹水備用;陳皮用清水泡軟後,刮去白馕,不然會澀一點。
2、豬骨要先焯水,豬骨和姜一起冷水下鍋,大火煮開2分鐘,然後洗淨瀝幹備用;
3、豬骨、陳皮、姜片放進湯鍋裡,家裡有孩子的可以放蜜棗哈,棉茵陳和木棉花裝入煲湯紗袋内,綁紮好袋口,棉茵陳很碎,不然到時候煲好的湯會有很多湯渣,喝起來一嘴巴的綿茵陳。
4、倒入清水,視各人喜好調整清水的用量,蓋好鍋蓋,煮開後轉小火煮煲約1個半小時即可,或者放在電飯鍋裡用煲湯功能炖煮,食用時按自己的口味加鹽就可以喝啦。
聞起來貌似有種中藥的味道,但喝起來完全沒有這股味道,平和清潤,在嶺南這種蠻煙瘴雨之地,喝起來再适合不過了。
【小提示】:
1、木棉花性偏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不要喝太多。孕婦、哺乳期不建議飲用。
2、豬骨也可以不焯水,下煲中煲,但水開後要把血沫撈掉,以免影響湯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