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業的職業行當中,每一份工作都因其特殊的意義而為社會、為人類創造着價值。人類是情感型的高級動物,有着複雜的生理體統和身心特征。心理領域的科學研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誕生。而面對現代社會,社會、家庭、個人價值、子女成長,無一不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本文簡要分析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心理健康指導師兩個專業的共同點和區别,旨在為報考學員提供一些參考性的思路。
其實無論是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還是一份工作,用好與不好去定義,的确有些感性了。家庭教育指導的側重點和面向是家庭和家庭中的孩子,而心理健康指導,則針對是公衆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别是青少年、職場群體、老年群體等。所以側重點不同自然體現不同的職業定義。
家庭教育的指導意義在于以孩子為出發點,幫助家庭打造幸福、美滿、積極的氛圍,針對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問題,比如厭學、叛逆、親子沖突等方面,給予科學的指導,可以說扮演着家教師的角色。
心理健康指導師的作用和心理咨詢師類似,主要針對公衆心理方面的各種毒素,比如抑郁、焦慮、暴力傾向、青少年叛逆、網瘾等方面,而心理健康指導師在我國主要定位于青少年兒童,這是和心理咨詢師的的區别之一。近些年,随着我國教育部發布将心理健康指導納入中小學教學管理以後,對于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不少老師相繼加入此專業的研修之中,但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
從兩個專業的知識體系方面,的确有不少重合之處。因為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從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入手,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同時在指導方面,要結合很多心理學的測評和技術手段。所以有人把家教學歸類于心理學領域,也是比較科學的。
發展心理學基礎理論
1-從嬰兒心理發展規律看家庭教育(2節)
2-從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看家庭教育(2節)
3-從小學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看家庭教育(1節)
4-從初中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看家庭教育(1節)
5-從高中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看家庭教育(1節)
家庭教育基礎理論
1-父母教養方式對個體發展的影響(2節)
2-家庭教育中的觀察和模仿
3-家庭教育中自尊感的建立
4-家庭教育中的情緒識别和管理
如上面表格,是家庭教育入門階段的必修課程内容,可以看到,心理發展規律是每一位學員必須掌握的心理知識。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實踐過程中不偏離方向。家庭教育指導适合老師、家長和有一定心理學基礎的朋友研修。
而選擇心理健康指導師的學習研修,則較為适合從事教育行業或心理相關咨詢的朋友,由淺入深的教學内容,幫助學員打造心理學的基礎和系統技能。總之,無論選擇哪個專業,都可以結合自身的需要和興趣。
如果你對家庭教育指導師報考學習感興趣,可關注公衆号小馬職考,共同學習交流!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