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學名腧穴,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經絡上,但對其的刺激亦可産生療效。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桡側端起始,沿食指桡側上行,出走于第一、二掌骨之間,進入伸拇長、短肌腱之中,沿着前臂桡側,向上進入肘彎外側,再沿上臂後邊外側上行,至肩部,向後與督脈在大椎穴處相會,然後向前進入鎖骨上窩,聯絡肺髒,向下貫穿膈肌,入屬大腸。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走向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中,回過來挾着口唇兩旁,在人中處左右交叉,上挾鼻孔兩旁。脈氣由此與足陽明胃經相接。此經主要病候為:喉痹、齒痛、鼻流清涕或衄血、肩以下本經流注部位疼痛,邢氣盛則經脈所過處熱腫,虛則憎寒怕冷。
穴位與應用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桡側的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主治】身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衄鼻淵、咽喉腫痛、齒痛面腫、 耳聾、失音、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痄腮;發熱、惡寒、咳嗽、無 汗或多汗、瘧疾;脘腹疼痛、嘔吐、便秘、痢疾;小兒驚風、抽 搐、癫狂、癫痫;痛經、閉經、滞産;瘾疹、皮膚瘙癢、疔瘡、丹 毒;肩臂疼痛、手指腫痛、麻木、半身不遂。
【配穴】
熱病汗不出:孔最、上星、玄顱、前谷、腕骨
腹痛:合谷、陷谷。
便秘:合谷、照海、大敦
痢疾:合谷、足三裡、大腸俞、小腸俞
齒痛:合谷、外關、人中、太溪
目赤腫痛:合谷、睛明、四白、臨泣
熱病汗不出:合谷、商陽、陽谷、俠溪、厲兌、勞宮、腕骨
中暑:合谷、人中、内關、足三裡
穴位與應用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于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功效】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
【主治】半身不遂、肩痛、臂細無力、肘臂攣急或弛緩、肘中痛難屈伸、手臂紅腫、腰背痛;腹痛、吐瀉、便秘、痢疾、腸痛;瘰疬、瘿氣、濕疹、丹毒、疥瘡、瘾疹、皮膚幹燥;頭痛、眩暈、耳鳴、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頸腫、咽喉腫痛;月經不調、乳少;瘛疭、癫狂、善驚;胸中煩滿、咳嗽、哮喘;熱病、傷寒、傷寒餘熱不盡、瘧疾、消渴、水腫等。清熱要穴,十三鬼穴之一,統治一切癫狂病。
【配穴】
便秘:曲池、中脘、足三裡、内庭
腸癰:曲池、闌尾穴、足三裡、上巨虛
嘔吐,肝氣犯胃:曲池、肩髃、中脘、足三裡
痰厥頭痛:曲池、豐隆、風池
齒痛:曲池、少海、陽谷、陽溪、二間、液門、頰車、内庭
頸腫:曲池、合谷
疔瘡:曲池、合谷、三裡
半身不遂、中風:曲池、絕骨、昆侖、合谷、肩髃、手三裡、足三裡
胸中滿:曲池、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旋機、府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