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屬于常見蔬菜,在我國各省均有不同面積的種植,其中以珠江流域和台灣省種植最多,長江流域次之。芋頭種植技術大體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芋頭種植條件,包括溫度、光照、土壤等;
2、芋頭品種選擇,常見的品種有紅芽芋、白芽芋、九頭芋、槟榔芋;
3、芋頭種植中涉及整地施肥、播種、澆水、中耕培土、适時采收等技術;
4、芋頭的病蟲害常見的有芋疫病、軟腐病、蚜蟲、紅蜘蛛等。
下面就以上問題一一展開讨論,希望對想種植芋頭的農民有所幫助。
一、芋頭種植條件芋頭同其他蔬菜一樣都需要在适宜的溫濕度條件下進行種植,否則會影響到芋頭的正常生長,影響芋頭産量。
a、溫度要求,芋頭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而且晝夜溫差較大時更有利于芋頭球莖的形成,白天28-30℃,夜晚18-20℃最有益于去球莖的生長。
b、光照,芋頭對光照要求不嚴,散射光下生長優于直射光照下生長。
c、土壤要求,芋頭喜歡水田、低窪地或者水溝栽培,不宜選擇旱田栽種。
二、芋頭的品種選擇
目前常見的品種有紅芽芋、白芽芋、九頭芋、槟榔芋等,每種芋頭都有相應的優缺點:
a、紅芽芋,紅芽芋的芽為鮮紅色,母芋較大,每株子芋7-10個,單株産量能達到1.5-2斤,生長周期為210-240天,一般在每年的2-3月份進行種植,9-10月份采收,每畝地産量3000-3400斤。
b、白芽芋,白芽芋的芽為黃白色,母芋橢圓形或者圓球形,子芋橢圓形或者長圓形,每株子芋15-20個,單株産量1-1.5斤,畝産量較紅芽芋較少,僅2500斤左右,高産時能達到3000斤,但白芽芋含水分較多,肉質細品質好。
c、九頭芋,母芋和子芋叢生,沒有明顯的母子之分,所以得名九頭芋,單株産量比紅芽芋和白芽芋都高,可以達到3斤左右,生長周期也更長,2-3月種植後需要到11-12月采收,畝産可達5000-6000斤,因其生長周期長所以雖然九頭芋的産量高,但是其口味也要優于紅芽芋和白芽芋。
三、芋頭病蟲害防治
芋疫病,該病主要危害芋頭的葉片和球莖,發病時葉片上會有黃褐色斑點,後擴大融合成圓形大斑,後期病斑會從中央腐爛成裂孔,嚴重者甚至可波及地下莖,導緻部分地下莖腐爛。
該病主要以預防為主,首先應該選擇高産抗病品種,其次實行1-2年輪作,減少地塊中病菌含量,再就是采用藥物防控,可以選擇保護性殺菌劑,同時加入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雷米多爾·錳鋅可濕性粉劑等交替使用,7-10天噴一次,連續噴施3-4次。
軟腐病,該病主要危害芋頭葉柄基部或者是地下球莖-葉柄基部,發病初期葉柄基部呈暗綠色、無明顯邊緣的病斑,後葉柄内部組織開始腐爛,最後導緻球莖腐爛,全株枯萎倒伏,病變部位散發出惡臭味。
因該病菌是通過在種芋中過冬,所以應選擇不含毒種芋進行種植,另外盡量選擇耐病品種,土地實行2-3年輪作也有利于該病預防,藥物預防可以選擇氧氯化銅懸浮劑、硫酸鍊黴素可溶性粉等,每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施2-3次。
芋頭污斑病,該病也是芋頭常見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對球莖危害不大,發病後芋頭葉片出現圓形或不整形的病斑,病斑邊緣不清晰,呈污斑狀,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短期内病葉變黃變枯。
防治該病應加強肥水管理,提高芋頭植株的抗病力,同時避免過度施用氮肥,對發病植株的病葉要收集并燒毀,藥物防治可以選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捷豐王可濕性粉劑等。
四、芋頭種植技術
芋頭播種時應選擇無病蟲害、無傷口的種芋,并将其攤開晾曬3-4天後,上蓋8-10厘米厚的濕沙進行催芽,催芽室溫應控制在20-25℃,待其芽長到3-4厘米時即可栽種。栽種前應整地施肥,按照80-100cm行距開溝,溝寬50cm,深35cm,底肥建議使用優質有機肥和硫酸鉀複合肥。5cm地溫穩定在10℃時就可以栽種了,栽種時溝中澆足水後按照40cm的株距進行排芽種植,每畝地栽種4500-5000株為宜。
芋頭喜濕,所以芋頭出苗前禁止澆水,中後期保持土壤濕潤,否則容易出現黃葉、枯葉,但不能過濕,雨季要注意排水。芋頭種植的關鍵技術就是中耕培土,幼苗結束時使溝變成平底,以後每20天培土一次,共培土2次,培土可以有效抑制子芽的頂芽萌發和生豬,促進子芋膨大和産生不定根,提高産量和抗旱能力。
芋頭成熟後要及時采收,長江流域的芋頭早播的一般在9上旬-10月上旬采收,晚播的在9月下旬到10月下旬采收。中晚熟品種的采收時間可以延長到11月上旬,但要在重霜前收完,以防芋頭受到凍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