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比較嚴重,人們都在家中不出門,大門緊閉,一步不出,就連平時經常串門的鄰居,也很少都不碰面了。不過不用擔心,相信再過不久,我們就可以恢複正常的生活,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這次的疫情源于武漢,因此很多人對武漢留下了不好的影響,但時武漢還有許多美食,等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去一次武漢,嘗嘗當地這8種特色美食。
一、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的早點之一,武漢人吃早飯俗稱過早,除了人們熟知的熱幹面,三鮮豆皮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逢年過節,武漢人都會做三鮮豆皮,吃起來鮮嫩可口,因為三鮮豆皮用料豐富,有蝦、香菇、豬肉等等。
二、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它的湯包。這裡的湯包屬于蘇式湯包,薄薄的包子皮,裡面湯汁鮮美,因為制作餡料的時候非常講究,嚴選後腿肉,搭配上皮凍,才能做出湯汁。
三、熱幹面
武漢的熱幹面,相比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是武漢人過早的首先。熱幹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口感筋道,醬汁香濃,色澤黃而油潤。武漢人對于熱幹面的感情,無需多言,去武漢遊玩的遊客,也不要錯過。
四、順香居的燒麥
燒麥南北方都有,但是南北方的味道差很多,相對而言,我覺得南方的燒麥更好吃。在武漢有一家老字号,叫做順香居,當地人都知道,它的招牌就是燒麥。古法手工制作,買個燒麥都很飽滿,餡料豐富,皮薄又有韌性,吃起來鹹香美味,鮮嫩多汁。
五、福慶和的牛肉豆絲
福慶和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的一家小店, 其中牛肉豆絲是武漢的傳統小吃之一。吃客唐魯孫曾說道:“談到吃牛肉,黃陂的牛肉豆絲,固然遠近知名。”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成漿,在鍋中攤成皮,再切絲,然後加牛肉一起炒,味道結合,别有一番風味。
六、小桃園的煨湯
小桃園煨湯位于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本為“筱陶袁”,最初是由來自黃陂的陶、袁兩姓的兩個小販合作經營的。後來小桃園煨湯成為了武漢的特色美食,被稱為武漢四大名吃之一廣東人愛喝湯,武漢人也喜歡,有“江漢川澤魚蝦美,瓦罐風味蓋百家”之說。
七、田啟恒的糊湯粉
田啟恒糊湯粉館坐落漢口花樓街,曆史悠久、風味獨特,在武漢相當有名氣。糊湯粉的特點就是湯比較稠,米粉潔白,細長又筋道,吃起來魚香汁濃,味道十分鮮美。米粉還是用籼稻米磨漿,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擠壓煮制成型的。搭配新鮮的小鲫魚或者鳝魚熬成的湯汁,所以味道才能如此鮮美。
八、謝榮德的面窩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小吃,通常出現在過早的時候,武漢大街小巷有很多做面窩的小攤販,最出門的就是謝榮德這一家的。面窩用特制的鐵勺,然後用米漿下鍋炸至而成,吃起來酥脆又松軟,厚的地方松軟,薄的地方酥脆。
武漢有許多美食,以上這8種就是武漢的名小吃,當然除了這8種,大家還知道武漢鴨脖。武漢鴨脖在哪都可以吃到,但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去一次武漢,嘗嘗當地這8種特色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