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帶來的記憶
不僅僅是走過的路,遇見的人
還有各種專屬于這座城市的味道
常常有人問,來廈門要帶什麼紀念品回去呀。沙茶面帶不了,土筍凍帶不了,但卻又好想和朋友們分享當地的味道怎麼辦。你是不是也一樣,總在糾結,從廈門回去要帶什麼伴手禮。不想再帶那些沒有城市特點的旅遊紀念品,想帶關于這座城市的獨特的味道,就像,參與過當地人的童年和少年。
秘密廈門整理出了13樣
帶有廈門味道又很好攜帶的“土特産”
這些都是ěi(廈) méng(門) láng(人)
從小吃到大的~
雖然便宜
但真的好吃又local啊~
馬蹄酥
廈門的馬蹄酥要數同安的最出名了。最愛在阿吉仔門口排隊買剛剛出爐的馬蹄酥,熱乎乎香噴噴,等不及回家就已經啃掉兩個。很多人以為馬蹄酥隻有甜味,但其實鹹香味也很誘人。做伴手禮一點也不失禮,但前提是,在送人之前别自己都吃完了~如果想買可以線上購買他們家的各種餅類。
豬腰餅
以前總是會傻傻的問家長,這是豬腰做的嗎?然後才知道原來叫豬腰餅是因為長得像豬腰。小時候總會在樓下超市買一袋當早餐,厚實又好吃。就算是趕路的時候買兩袋,也會覺得果腹。
魚皮花生
魚皮花生沒有魚皮,就像魚香肉絲沒有魚一樣(哈哈)。但是它的香味和口味這麼多年一直擄獲廈門人的心,是酒桌和茶桌上不可少的好料~小編最愛它的皮,真正是香酥脆。吃一包花生可以聊好幾個八卦,根本停不下來~
雪片糕
總會記得阿公阿嫲很愛吃雪片糕,甜甜的,咬入口中馬上就會化了。在旁邊也一定會有一壺茶,坐在竹椅上,阿公搖着蒲扇,阿嫲講着以前的故事,我們在旁邊撕雪片糕,那些時光就像一片片雪片糕一樣,化在了心裡。
寸棗酥
寸棗酥是閩南舊時必備的新年零食之一。這個真的好甜好甜好甜,好酥好酥好酥。小編不太愛吃甜食的,但是很奇怪,每次吃到寸棗酥,總能一口一口吃的停不下來。吃一根寸棗酥,配一口茶,好像真正惬意人生不過如此。
明祥魚幹
雖然袋子上寫的是烤魚片,但還是習慣統稱魚幹(就是任性)。依然是最經典的紅白包裝,依然是連細屑都不願意放過的好味。烤魚片的味道對喜歡海鮮的人來說,是鮮,但對于不太喜歡海鮮的人來說,大概是腥。但是有種美味,是可以讓你放下偏見并且欲罷不能的,比如明祥烤魚片~
鹹梅糕
鹹梅糕的包裝隻是一個簡單的盒子釘起來,舊式的紅白,标簽上還有印着紅雙喜,就是小時候常常見到的那種包裝。連味道都樸實的毫不浮誇,鹹香之中帶有花生香,一口下去,滿口都是綿綿的糕點味。買回去送給長輩,他們一定會喜歡。
菩提丸
菩提丸倒有點像是一味好吃的藥。小時候每每脹氣不消化,大人總會拿出一粒菩提丸泡在熱水裡,待菩提丸的味道溶解在水中再喝掉,總能緩解肚子不消化的情況。但就算沒有不舒服,也總愛拿來泡水,還愛幹吃,然後被鹹得直喝水,也是極有味道的~
青津果
相比于菩提丸的藥效,青津果更接近零食多點。看劇或者工作時就喜歡一個一個往嘴裡送,配上一壺茶,茶香和鹹鹹的橄榄香在口腔裡相遇,總覺得好味的很奇妙。包裝也是多年如一日的紅白裝,一隻獨腳站立的鶴總能吸引到注意。
蒜茸枝
似麻花卻又不是麻花,蒜茸枝據說起源于李師師和宋徽宗的一個愛情故事。外表灑了一層糖霜和蒜蓉,鹹鹹甜甜,吃起來竟也不讨厭。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否則受潮之後再吃就沒有了它脆脆的口感,咬下去嘎嘣嘎嘣,極為爽快。
桔紅糕
桔紅糕外表晶瑩,口感軟糯,即使吃起來有點粘牙也無法阻止對它的喜愛。綿綿甜甜,吃下去總覺得自己像沒牙齒了,吃完一定記得擦嘴巴,不然小心長了一圈白胡子。小時候的零花錢沒少貢獻給桔紅糕。
鐵觀音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在廈門人的生活日常中是不可替代的,那一定是茶了。一個人時要泡壺茶喝喝解悶,和朋友在一起話仙(聊天)也必定要壺茶再加上上面所說的那些當茶配,而鐵觀音肯定是每家每戶都會有的固定配置。
一枝春
和鐵觀音一樣,一枝春也是廈門人家裡總能看到的茶葉。鐵觀音和一枝春同屬烏龍茶,你要我說有什麼不一樣,小編也确實說不出,但喝了大半輩子茶的長輩們卻總能區分,畢竟每個閑适的下午,他們依然會泡上一壺茶,在茶香氤氲中躲開煩人瑣事。
以上品名注音為廈門話相似音譯
從阿吉仔,到林利記,到白鹭,到獨鶴,到明祥,到各種廈門本地品牌,這些都是廈門人耳熟能詳的牌子,這些口味都是廈門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喜好,是貫穿着每個日常的生活味道。而我,想與你分享這些廈門味道和廈門生活。不僅僅是與你,更希望你能将廈門的故事和味道,帶回去分享。
來到廈門,你還會帶什麼伴手禮
歡迎在評論區與分享☟
經授權轉載自:秘密廈門(ID:mimixiame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