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

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5 08:48:09

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記者張雯婧 胡淩雲 通訊員 王英浩 攝,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門怎麼進課怎麼上)1

開學第一天怎麼進教室有排面

記者張雯婧 胡淩雲 通訊員 王英浩 攝

經曆了一個超長假期後,校園再現琅琅讀書聲。昨天,全市500多所學校,近15萬名初、高三學生複課開學。沉寂了三個多月的校園,敞開大門迎來了歸隊的少年。2020年的新學期,就這樣開始了……

第四十三中學舉行升旗儀式

複課第一天秩序很井然

門怎麼進?錯峰入校嚴把“九道關”

“請同學們戴好口罩,保持距離,有序入校……”昨天早上7點,實驗中學陸續迎來了返校複課的高三學子。大家按照地上的間距标識,保持距離,有序進入校園。“為了避免入校集中、人群聚集,我們實行錯峰入校,高三學生7點到7點30分入校,每隔10分鐘錯峰4個教學班;九年級和IB國際部的學生7點30分到7點45分入校。”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朱培紅介紹說。

記者走訪中發現,開學首日,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采取了錯峰入校的方式,有的學校還在此基礎上實行了分校門進入。“今天,學校共有440多名學生複課,可以從湖北路和馬場道兩個校門分時段進入學校。”第二十中學副校長彭江表示。正是因為這樣的“設計”,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坐落于五大道地區,但是學生入校的整個時間段,二十中學校門口并沒有出現擁擠或是排隊的情況。進入校門後的學生通過測溫通道又經過了手部清潔後,按照指定路線進入教學樓,開啟新學期生活。

校門是學生入校的第一關,複課開學後,如何把好這個第一關也成為學校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學生進入校門,我們會嚴把‘九道關’。第一把好師生自測關;第二把好出行關;第三把好送行車輛停靠關;第四把好入校錯峰關;第五把好學生入校距離關;第六把好進門後測溫關;第七把好校門應急處置關;第八把好師生進門後的手部消毒關;第九把好指定路線關,學生要按照指定路線進入教學樓,走指定樓梯進入教室。”朱培紅表示。

課怎麼上?單人單座小班授課

“大家知道嗎,今天距離咱們上次在校園裡相見,整整過去了100天……”昨天早上8點,第十一中學初三一班A班的16名同學,在教室中與班主任王超一起迎來了新學期的第一天。

講台上,王超開始了自己的化學課,由于戴着口罩,他特意放慢了語速,聲音也比平時大了許多。講台下,16名學生戴着口罩,彼此間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離,他們跟随着老師的授課節奏有條不紊地翻着書本、記着筆記。而同一時間,初三一班B班的18名同學則在隔壁教室用同樣的方式上着數學課。

按照相關要求,學生複課後實行小班化教學,單人單座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記者從多所學校了解到,複課後,各學校均實行分班教學,小班授課。

“我們把原來的16個教學班分為32個教學班,由原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調配,男女比例、班幹部、課代表等兩個班基本平衡。分班後,老師的工作量翻倍,為了保證教師工作精力充沛,确保上課效率,我們盡量給老師安排上午兩節,下午兩節,錯開上課。”薊州一中黨委書記孫永功說。

同時記者了解到,中高考在即,多所學校依據前期居家學習及檢測的情況,針對學情調查和學生在知識上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複課開學後安排了相應的教學内容。“我們将聚焦學生的問題,精準施教,分類推進,提高課堂實效,減少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紅橋區教育局局長袁濱渤表示。

飯怎麼吃?送餐到班校長陪餐

“開始炒吧!”昨天上午10點,随着廚師長的一聲令下,二十中學的廚房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竈台上,3名廚師不停地掂着大勺。45分鐘後,由天津職業大學中央廚房送來的半成品食材,被加工成了美味的菜肴。随後,6名食堂員工開始裝盒分餐。“特殊時期,我們把午餐裝盒送到班級門口,孩子們在自己的座位上用餐。”二十中學總務主任高峰說。

就在二十中學食堂員工為學生們分餐時,上午11點,一輛送餐車經過消毒後開進了海河中學的大門,停靠在教學樓門口。随後,學校後勤管理負責人、河西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等對送餐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生營養餐溫度、質量以及送餐車的消毒記錄等進行了仔細查驗。查驗合格後,一盒盒裝在保溫箱中的學生營養餐被送到了各個班級的門口。“複課開學後,我們暫停了校内自辦食堂,采用集中配餐形式,為學生送餐到班。”海河中學副校長王欣說。

中午11點45分,下課鈴聲響起後,開窗通風、接受額溫檢測、清潔了課桌和手部後,學生們有序地從教室後門走出,從老師手中接過午餐,又從前門進入教室回到座位,摘下口罩,開始用餐。這時,校長魏芙蓉走進了高三八班教室,與同學們“共進午餐”。“我們一直堅持校長陪餐制,在這個特殊時期,更是不能間斷。除了要提醒學生做好用餐前的消毒和清潔外,也要了解學生對配送營養餐的意見和建議,盡最大可能保證學生們吃飽吃好。”魏芙蓉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學生在食堂用餐的學校采取了分散就餐、錯時就餐,學生單人單桌、同向而坐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學生就餐時的人員密度。

特殊開學日講述“平凡”事

4月20日,全市初三、高三年級迎來複課第一天。這個特殊的開學之日,注定會刻在許多人記憶的最深處。昨天,記者走進校園,走近師生,聽他們講述發生在開學第一天裡的“平凡”故事。

講述人南開中學高三九班學生談芯羽

闊别學校近百天,再見已是一番新光景。雖然每個人之間要間隔一米,雖然表情被口罩遮擋,但隻要同學和老師在身邊,還是控制不住百天未見的激動和思念之情。

第一天上學,不免會有些緊張。“對自己負責,也對别人負責”這句話已深深地刻在了心裡。在學校,所有老師都非常敬業,我們要做的就是聽從老師的指揮,有條不紊地利用好校園學習時間。

盡管程序略顯繁複,但我相信隻要遵守規則,我們能很快适應新的生活。“親其師,信其道”,在此刻,不僅體現在學業上,更體現在生活中。上學本就是一個需要遵守規則的集體活動,相信在新規則下,我們依然能掌握好複習的節奏,逐步提高學習的效率,保護好自己、朋友、老師與家人的安全,自信地迎接高考。

講述人第十一中學初三一班班主任王超

百天後的再次相見,沒有過多的話語,彼此信賴的眼神勝過一切。測溫、登記、進班、入座、拿書、看書,得益于細緻的規劃和前期的有序準備,班裡分出去的另一半學生在另一間教室裡同樣進行着有條不紊的晨檢,複課後的第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複課歸來,學生們比之前多了幾分認真,少了幾分嬉笑。中午用餐,我在班裡監督引導,出後門、排隊、洗手、入前門、拿飯、入座,支起準備好的隔闆,摘下口罩,安靜地吃飯。有幾個學生先把用餐時架起的隔闆上的宣傳畫看了個遍,然後端端正正地坐好,随即開始狼吞虎咽。看着他們認真吃飯的樣子,我偷偷地笑了。

今天一天我有七節課,雖然工作量“爆棚”,但是看到孩子們求知的眼神,我勁頭十足。下午5點,鈴聲響起,一天的課程終于結束了。我把孩子們送到校門口,揮手告别後,我看了下自己的手環:兩萬步!真是“戰果”頗豐的一天。

對于我和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小步,更是一大步。

講述人南倉中學校醫王欣欣

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熱。早上趕在其他老師到校之前,我已經在校門口“上崗”,密切關注着進出校門師生的體溫情況。為了處置随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我穿上了密閉的防護服,把自己“全副武裝”起來,熱氣混合着汗水讓護目鏡變得模糊,沒過一會兒,頭發濕了,衣服也濕了,第一次真實體會到了一線醫務工作者的艱辛。

完成90分鐘的門口值守後,我回到辦公室開始彙總初、高三年級26個班的學生以及9個處室的幹部及工作人員,近750餘人的晨檢表。我需要在9點前上報給有關部門。随後,我又彙總上報了5份數據報告,其間,我在教學樓内巡視了一圈又一圈。雖然不用穿防護服,但是一天下來我依然滿頭是汗。

目送着錯峰放學的學生全部離開學校,我長舒一口氣:真好!這是沒有任何突然狀況、平穩有序的一天,希望以後的每一天都能如此。

抗疫進課堂他們上講台

昨天,各學校充分運用典型人物和事迹,積極推進抗疫精神進課堂,組織全體複課學生共上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複學第一課”活動。

白衣戰士祖國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面對熱情的恩施人民,面對患者們一雙雙企盼的眼睛,那一刻,我們知道自己身上責任重大。這一‘戰’,必須勝!”昨天上午,天津對口支援恩施州醫療隊隊員、安定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王川走上天津大學附屬中學的講台,為全校355名初、高三學生帶來了一節特殊的“複學第一課”。

3月24日,我市對口支援恩施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平安回到天津。這一天,距離王川跟醫療隊的隊員們落地恩施已經過了整整42天。作為醫療隊中的心理醫生,王川每天要面對的幹預對象,不僅有患者,還有一線醫護人員。42天的恩施之行,令他最為感動的就是自己的恩施同行們。“他們從大年三十就一直堅守在一線,即使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仍然沖鋒在前。在他們的心裡也有着自己的‘苦’,但是面對疫情,他們從未退縮過。他們感謝我們的到來,我們更感動于他們的堅持。正是因為所有人的衆志成城,才有了今天湖北的‘重啟’,才有了全國抗疫的良好态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英雄的人民,我們的祖國一定可以戰勝任何困難!”

校長報效祖國振興中華

“人生大課,學校的課表裡沒有。但它就真實地在我們經曆的福禍、得失、悲喜中演繹着。同學們,在這個超長假期中,你們學到了什麼?”昨天,在天津中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孫建昆剛剛走上“講台”,就對全校所有複課的初、高三學生抛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疫情告訴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幸福生活,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沒錯!”“我為自己生長在中國而驕傲”“沒錯!你們說的都對。”面對校長的問題,學生們争相回答道,孫建昆也一一肯定了大家的答案。

随後,他又抛出了一個問題。“作為即将迎來中高考的人,大家為了什麼而讀書?為了将來找份好工作?為了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聽到這個問題,剛剛還沉浸在相互讨論興奮中的學生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隻聽孫建昆說道:“當各大媒體把武漢疫情公布于衆時,我們緊張地期盼着能夠戰勝病魔的醫生出現。當鐘南山、張伯禮院士等國之大醫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了烏雲下的光,帶來了無限的希望。現在,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誰才是最應被追的‘星’。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懸壺濟世,護國于危難。要成為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才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這一刻,掌聲響起,激情被點燃,所有學子一起振臂高呼:“報效祖國,振興中華!”

學生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昨天早上8點,第四十二中學開學典禮正式開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新學期“開學第一課”的主講人,由老師變成了學生。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響應号召,安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為武漢嚴重的疫情憂心忡忡,也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與此同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沖在疫情防控一線,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就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們。”該校學生會主席劉子夢同學以這樣一段開場白,開啟了當天的活動。她為大家傾情講述那些令人感動的“逆行者”的故事。

随後,所有初三、高三複課學生在唐銘澤同學的帶領下,舉起右拳,起立宣誓:值此家國危難之際,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聽從黨的指揮,服從學校安排,嚴守法制紀律,堅守誠信力量,做好自我防護,配合抗疫工作,刻苦學習,鍛煉身體,立志以青年之自信、青年之擔當、青年之作為,同心協力、攜手共進,為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