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左宗棠來勉縣

左宗棠來勉縣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30 06:04:26

左宗棠克複杭州時,這位泰順人獻萬言策

陳能雄/文

清鹹豐年間,陶祖翼在泰順下洪辦團練,防堵太平軍有功。此後,他宦遊杭州,與多位在鎮壓太平軍中崛起的晚清風雲人物産生交集。他向晚清“中興名臣”左宗棠獻善後之策,受浙江布政使蔣益沣委派采訪兩浙忠義,得浙江巡撫馬新贻的器重和舉薦。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

泰順下洪風光

學行俱優,為母請旌

陶祖翼(1821-1876),原名大端,字子诒,又字紫彜,号香圃,泰順下洪人(今羅陽鎮下洪門樓底村)。他出生于端午節,母親董氏懷上他數月時,夜夢陶家祖母贈予漢玉佩。這似乎預示着陶祖翼生來穎異,這塊“玉器”也經曆苦難的雕琢,他出生剛六月,父親就去世了。也因他少年失怙,祖父母愛若珍寶,給他改名“祖翼”,意為祖德翼助,這個名字後來成為他考試的榜名。陶祖翼生來淳樸好學,年紀稍長,祖父就為他擇師授業。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2

下洪中翰第,據說是陶祖翼之孫的故居

當時,清朝文壇盛行典雅绮麗之風,時任浙江學政的羅文俊卻“崇實黜麗”,喜歡甄選有獨到見解的文章,他所錄取的學生大多是“正誼明道”之士,陶祖翼的文品正是他所賞識的類型。

道光辛醜年(1841),年方弱冠的陶祖翼初次參加科考,就被羅文俊取為第一名,補入縣學。第二年科試,陶祖翼成績一等,補為廪生。同期考試成績在一等之列的,還有泰順學者林鹗。林鹗年長陶祖翼二十多歲,瑞安大儒孫锵鳴說陶祖翼是“太沖學博(林鹗)之高弟也”,陶祖翼應該曾經受業于林鹗,兩人亦師亦友。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3

陶祖翼以第一名成績入縣學

年紀輕輕就名揚庠序,陶祖翼卻不驕不躁,潛心修學,恪守古訓,為人一言一行不踰規矩,行文卻縱橫捭阖、恣意汪洋。在此後的道光甲辰年(1844)、道光戊申年(1848),陶祖翼的試卷先後得到浙江學政吳鐘駿、趙光的贊許,以優行咨部。鹹豐壬子年(1852),他成為廪貢生。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4

《分疆錄》記載廪貢生陶祖翼

此時,他更感念母親董氏的點滴恩情以及守節三十餘年的艱辛。董氏自小就以賢孝聞名鄉裡,祖母患有目疾,才十幾歲的她每日以舌舔之,使其痊愈。她嫁到陶家後,勤儉持家,悉心侍奉公婆,督教祖翼讀書成才。她與婆婆吳氏情同母女,互相扶持,陶家經過兩代人的經營,從一個中産之家發展成為家資巨萬。陶祖翼為祖母、母親構建一座房屋,取名“寒松堂”,從名稱來看是贊揚祖母、母親如寒松一樣“經霜雪而不凋,曆四時而常茂”。他将母親的德行事迹上報官府,申請旌揚。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5

《分疆錄》記載董氏節孝事迹

署浙江溫處兵備道恒奎贈予董氏匾額“柏操荻訓”,旌揚她貞潔賢孝,有歐母“畫荻教子”之風。也就是陶祖翼成為廪貢生這一年,董氏榮獲欽旌節孝,鹹豐癸醜年(1852),奉旨建造節孝牌坊。節孝坊建在下洪陶氏宗祠左畔,現在村裡還保留着“聖旨”碑石遺物。董氏去世後,奉旨入祀泰順節孝祠。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6

董氏節孝牌坊遺留的“聖旨”碑石

給戒食牛肉的佃農減租

董氏愛惜物命,不喜殺生,時常教誨兒孫善待生命。陶祖翼牢記在心,有一件轶事很能體現他的孝心和仁心。有一次,陶祖翼在下洪鄉間散步,看到有人牽了兩頭水牛過來。水牛渾身戰栗,眼神中滿是驚恐之情。陶祖翼一問,才知道耕牛年邁無用,要送去屠宰。兩牛極通人性,預感生命之危,作出求救之狀。他于心不忍,重金買下兩頭牛。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7

唐伯虎牧牛圖

董氏知道此事後,異常欣慰,想到那麼多耕了一輩子田的老牛不得善終,又愁上眉頭。她想到一個法子,對陶祖翼說:“何不與佃農約定,能戒食牛肉、不用牛骨的,每年交納的田租每一百斤中可以酌情減免八斤,用于他們給耕牛養老之費。倘若佃農受了恩惠,仍然不戒牛肉,就給予相應處罰。這樣,愛護耕牛的習氣才會推廣開來。”

陶祖翼遵從母命,寫了一篇《戒食牛約》,刊印多份,散發到佃農手中。他在地方上威望極高,這個約定除了約束租種他田地的農民,還影響到衆多鄉民,漸漸地,下洪吃牛肉的人變少。在漫長的農耕曆史裡,水牛勤懇耕地,是農家重要一員。有多少耕牛面對屠刀,向主人跪地流淚,仍躲不過厄運。陶祖翼仁者愛物,由解救兩頭水牛,進而沾惠衆多鄉間耕牛。為了保護耕牛,他不惜少收百分之八的租金,年複一年,這是一筆很大的财富施舍,細水長流中凝聚起豐厚的福德之庫。此外,他還曾建造義冢,收埋許多無主屍骸。

組辦團練,天關設防

鹹豐年間,太平軍攻占雲和、景甯等縣,兵逼泰順,縣裡風聲鶴唳,頻頻示警。在泰順教谕沈應奎的主持下,泰順多地修築關隘,下洪也不例外。原溫處道道員慶廉特意寫信給陶祖翼,命他組辦鄉團。陶祖翼臨危受命,慷慨捐出家财,招募壯丁,打制器械,延請武師傳授技擊之術。他總共聚集幾百名鄉兵,分成十幾個區,日夜操練。每日鄉兵們吃的飯菜,由陶祖翼的繼配包氏一手操持。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8

陶祖翼修築的天關寨舊址

鹹豐辛酉年(1861),瑞安、平陽爆發金錢會起義,起義軍一度攻取溫州、福鼎等地,派人秘密潛入泰順發展會員。形勢越發嚴峻,各處關隘加強戒備。除了要操練一支精壯鄉兵,還應修築一個可退可守的陣地。陶祖翼把目光投向下洪西面的天關寨,此地又名“雞冠寨”,山崖高陡險峻,為一方之冠,寨頂有山泉,可容納千人。山寨四面都是懸崖峭壁,隻有右畔一條簡易蹬道,即使找到路徑了,還需小心攀援。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元末之時曾有鄉民在此修寨避亂。陶祖翼與村中鄉賢陶恩绶等人攀附着藤蔓,扪壁而上,考察地勢。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9

《分疆錄》記載雞冠山(天關寨)

之後,陶祖翼等人鸠工庀材,把木石運送到崖頂,修建牆垣堡壘,建了一座呂祖廟,還蓋了數十間小廠。呂祖廟供奉呂洞賓,民間認為呂洞賓是“五文昌夫子”之一,此廟又稱為文昌閣。它既能催助一鄉文運,在動亂來臨時又可作為鄉民躲避安栖之所。比如辛酉年三月十九日,村民風聞“賊寇”将至,老弱婦孺攀上天關寨躲避了三個晚上。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0

天關寨上的城牆遺址

在修築過程中,沈應奎巡視至此,贊歎天關寨巍峨險峻,對防禦工事給予肯定。後來,太平軍、金錢會察知泰順防守嚴密,放棄攻打計劃,境内得以安甯。上級論功行賞,很多泰順官紳受到封賞,如沈應奎得左宗棠提拔,一路做到台灣布政使護理巡撫。當時,有官員要将陶祖翼的功勞列在榜首。陶祖翼卻推辭道:“為鄉民謀平安,是我分内之事,豈可向國家要獎賞?”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1

站在天關寨石牆内可察看山下情形

其實,陶祖翼早年沒有積極出仕,與他的孝心有關。祖父陶福田年老體衰,而孫子中隻有祖翼是青壯年,考慮到家中俗務冗繁,需要他這個頂梁柱來支撐。母親在,不遠遊,陶祖翼聽從祖訓,居鄉侍親。

向左宗棠獻萬言策

同治壬戌年(1862),董氏把兒子陶祖翼叫到跟前說:“而今兩個孫子都長大成人,應能料理家政。你可外出遊學,或能建寸進之功,以博祖母歡心。”陶祖翼謹遵母命,開始走上仕進之路。這一年,他參加壬戌恩科浙江鄉試,發揮出色,所答的試卷被主考官選薦。同治甲子年(1864),陶祖翼以赀铨授仁和縣訓導兼署教谕,仁和縣地處浙江杭州省會,在此任職雖然公務繁忙,但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督撫大員。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2

《杭州府志》記載陶祖翼

之前,杭州被太平軍攻占,與清軍數度鏖戰,杭州這座人間天堂成了人間煉獄。原泰順知縣楊炳春、泰順名士董暲在城中殉難。1864年,閩浙總督左宗棠親率湘軍,克複杭州。陶祖翼铨選為仁和訓導時,杭州才克複十三日。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3

左宗棠像

陶祖翼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他欣喜振奮,一口氣寫了四首《左宮保(左宗棠)克複杭州誌喜》,其中一首是:

一掃欃槍辟草萊,湖山無恙戟門開。

麾旌節度尊民望,磨盾書生負将才。

一片降旛飛柳浦,三年戰皷接蘇台。

告終殊劫天心轉,特遣功人造福來。

然而,剛剛經過戰火洗禮的杭州,滿目瘡痍,房屋坍塌,書院廢弛,百業凋敝……尤其是百姓驚恐未定,流離失所。攻城難,守城更難,左宗棠與浙江巡撫蔣益沣安撫百姓,欲重興百業,他們廣泛聽取官紳建議。陶祖翼向左宗棠、蔣益沣條陳善後事宜,洋洋萬言,分析杭州現狀,提出許多興利除弊的建議,以撫恤貧民、興複廢業、治理水患、恢複生産等諸多問題為要。言辭懇切,侃侃而談,且有理有據,左宗棠與蔣益沣連連稱善,稱贊陶祖翼為“異才”。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4

《陶氏族譜》載陶祖翼向左宗棠條陳善後事宜

蔣益沣綜合大家建議,上奏朝廷,築海塘、裁關稅、建講舍、設義學、興善堂……百業俱興。《清史稿》評價蔣益沣“東南諸省善後之政,以浙江為最。”這當中也有陶祖翼獻策的一份功勞。在蔣益沣主持修繕的衆多古建築中,有一個便是嶽王廟。這是陶祖翼經常拜谒的地方,他敬仰精忠報國的嶽飛,也佩服蔣益沣這樣的“中興名将”。他在《谒嶽廟》詩中寫道“蔣侯年少中興将,重妥忠靈奏凱歌”,蔣侯便是蔣益沣,詩中盛贊他修建嶽王廟的苦勞。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5

陶祖翼在詩中提到蔣益沣重修嶽廟

采訪庵寺,經理貢院

戰後,朝廷褒揚忠臣義士,撫恤殉難家屬。浙江官民在與太平軍交戰中湧現出許多“殺身成仁”的義士,官府在杭州設立“采訪兩浙忠義局”。蔣益沣委派陶祖翼經辦采訪忠義局事務,到各地尋訪忠臣義士的事迹,為他們記功立傳,以慰英魂,以勵後人。泰順知縣楊炳春、羅陽文人董暿的名字赫然顯現于《浙江忠義錄》上,或許就與陶祖翼的采訪有些關系。

也因參與采訪忠義之事,陶祖翼受到新任浙江巡撫馬新贻的器重。馬新贻後來官至兩江總督,遇刺身亡,成為千古奇案——刺馬案。這個案件被改編成許多影視劇,比如《投名狀》中李連傑飾演的龐青雲據說就是以馬新贻為原型。馬新贻戰功卓著,在腥風血雨中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目睹身邊一個個戰友倒下,他比任何人都支持“采訪忠義局”的事務。他曾為《浙江忠義錄》作序,先後十餘次上書朝廷,為殉難者請恤,得到撫恤的人不下十餘萬人。泰順董暿、董暲的後人就受到朝廷恩蔭,董中怿蒙蔭入監讀書,肄業後以縣丞用,賜董中恬雲騎尉。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6

同治《浙江忠義錄》書影

陶祖翼在采訪忠義期間,左宗棠又交給他一項重大任務,就是委辦浙江貢院的經費。他奔走各地,趁便順路回鄉省親。此年,正是祖母吳氏九十大壽,五世同堂,上自督撫藩臬,下到州府官員,都制錦道賀,寒松堂花團錦簇,煊赫一時。陶祖翼的好友,鄞縣狀元、國子監祭酒章鋆(yún)錦上添花,為陶家寫了一篇《寒松堂記》。

掌課東城,修建學宮

陶祖翼回杭州,被任命為東城講舍掌課。此前,杭州知府薛時雨把一座庵寺改為東城講舍,招收學生就讀,這是清末杭州著名的講學之所。另據陶祖翼《仁和官舍留别諸同寅》詩句“好向東城勤課士,中丞厚養棟梁材”,他在詩句下注解說東城講舍是左宗棠把蓮花庵改辦過來的。陶祖翼在講舍裡教授學生經史典籍、忠孝倫理。在仁和任職期間,他造士有方,受士林欽仰,培養了董慎言、汪鳴臯、汪蟾采等人才。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7

陶祖翼在詩中提到在東城講舍課士

陶祖翼對修建仁和的學宮文廟出力甚多,當權者對毀于戰亂的衙門廟宇次第修複,但善後之事千頭萬緒,一時間難以面面俱到。學宮壇廟尚未籌資修建,開學祭祀典禮無法進行。陶祖翼聯合同事們上禀馬新贻,請求撥款重建。在衆人努力下,學宮得以修繕,煥然一新。

他好學不倦,在西湖文瀾閣中飽讀珍貴藏書,如饑似渴,廢寝忘食。在這裡他認識了瑞安大儒、杭州紫陽書院山長孫衣言。孫衣言原是翰林院侍講,交遊遍朝野,與薛時雨等省城高官經常一起遊湖吟詩。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8

孫衣言像

陶祖翼與孫衣言也曾一同泛舟西湖,談經說道,結為莫逆之交。孫衣言在一首為陶祖翼的《萬松嶺圖》題詩中寫道:

萬牛回首重邱山,雲壑誰知獨立閑。

亦欲從君扶杖去,故鄉猶在白雲間。

孫衣言在詩中注解“白雲間”是泰順白雲山,看來他對陶祖翼的家鄉泰順甚是神往,欲追随他而去。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19

孫衣言贈給陶祖翼的詩

當時,很多泰順書生來杭州,必會拜訪陶祖翼。如下洪例授奉政大夫陶永言,去杭州探望祖翼之時,參加了一次鄉試;羅陽名士董憲曾有一段時間從遊于陶祖翼,受其熏陶。

修築海塘有功

同治年間,杭州海塘年久失修,坍塌決堤,潮水灌入街巷,仁和、海甯交界的地方多處橋梁被大水沖毀,沿岸居民叫苦連連。陶祖翼初到杭州之時,獻上的善後之策中,應該就有修海塘一事。同治三年,蔣益沣在修築海塘的奏疏中提到:“勘得仁和縣境自李家汛西效至西國字号止,尤險,工長八百九十六丈……”杭州官紳士民紛紛捐資修築仁和、海甯多處堤岸,陶祖翼也參與此事,海塘工程浩大,連續修築多年。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20

《杭縣志稿》記載馬新贻保舉修海塘有功的官紳

馬新贻将所有出力官紳的名單呈報給朝廷,擇優保舉。陶祖翼功勞不小,同治丙寅年(1867),升為太常寺博士。遇朝廷覃恩封贈祖父、父親為文林郎,贈祖母、母親為七品孺人。人生已功成名就,榮耀先祖,陶祖翼心生退隐之意,他乞假回鄉侍奉母親,一進門就跪在母親董氏跟前。董氏說:“可以了,咱們家并不是靠當官俸祿度日。”此後,陶祖翼無複出之意。當初是母親鼓勵他外出求取功名,又是母親默許他适時歸隐。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21

《陶氏族譜》載陶祖翼以海塘功升太常寺博士

居鄉期間,陶祖翼與泰順文士群保持着密切聯系,參與過多項重大事務,如同治六年,與林鹗、吳世芳、陶鴻年等名流一起聯名呈請曾镛入泰順鄉賢祠,逐級上報,其中一級便是呈送到浙江巡撫馬新贻那裡批示。他輕财好義,在鄉裡周貧濟老,舍衣施藥,修橋造亭,做了許多公益事務,長慶橋就是他帶頭修建的。他捐資購置“賓興田”,這些田産用來資助泰順學子讀書科考。

當年,他在鄉裡婦孺皆知,人們都尊稱他為“香圃先生”。他愛好字畫,收藏頗富,曾把《樓觀滄海圖》《莺花讀書圖》拿給原泰順知縣李炳厚等人題跋。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詩文,有《霁園随筆》四卷,可惜作品已散佚。

左宗棠來勉縣(左宗棠克複杭州時)22

下洪有數百年曆史的古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