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茶餘閑話
鲈魚脍"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鲈魚自古就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 甘甯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一回中便有鲈魚脍這麼一道菜。摘錄如次: "曹操設宴,庖人進魚脍,左慈日:脍必松江鲈魚者方美。操日:千裡之隔,安能取之?慈曰:"此亦何難取!"教把釣竿來,于堂下魚池中釣之。頃刻,釣出數十尾大鲈 魚,放在殿上。鲈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小喬炖白鴨
相傳三國時期,東吳都督周瑜率軍駐紮于柴桑,故小喬炖白鴨又名柴桑鴨。周瑜身體不好,小喬便用冬蟲夏草、澤蘭,同白鴨炖制成菜肴,給周瑜滋補身體。柴桑鴨湯汁濃郁味道鮮美,肉質酥爛入口即化,肥美而不油膩,營養豐富。鴨肉可清熱去火,冬天菜肴多為大菜,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此可見,柴桑鴨實為冬日滋補之佳品。
蟠龍黃魚
蟠龍黃魚是湖北的一道名菜,這道菜的由來還有個動人的故事。公元210年,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皇叔和孫尚香假婚成真婚。孫尚香對劉皇叔一見鐘情,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但孫權等人卻對這樁婚姻十分不滿,他們打算對劉皇叔下手。劉備處于困境中,自然茶不思飯不想。孫尚香看着劉備日漸消瘦,心中也焦慮不已。一天孫尚香以黃魚為主料做了一道菜呈于劉備。劉備吃了之後感覺十分味美,問其名。孫尚香回答;"此蟠龍黃魚"。黃魚者,龍也。劉備遂明白了愛妻的心意,從此不再焦急,後在孫尚香的幫助下回歸蜀漢,成了一段佳話,此菜也流傳下來,變成現在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蟠龍黃魚色澤鮮豔、香氣濃郁、酸甜可口、肉質松軟加之黃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在湖北點上這道菜絕對不虧。
孫權面筋
話說孫權面筋的來曆,當地老人有自己的故事。三國時孫策被刺身亡後,孫權便代兄為江東統帥,在張昭、周瑜等人的輔助下,鞏固并發展了江東根據地。赤壁之戰孫權帶軍征戰前線,江東後方則源源不斷運輸送糧草慰勞。其中黃蓋一路在路途中遭受暴風雨,糧草盡數淋濕,面粉成糊。無奈之下,孫權命人就地拿出了已經發酸結在一起的面團,洗滌成了面筋,并以豬肉作餡包入以油炸之,照樣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鮮美。因為是以面粉制成并且口感勁道,于是命名為面筋。孫權面筋味道濃厚鮮甜口感、口感勁道彈牙,是當地的名産。有機會到龍門古鎮帶特産回來,孫權面筋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