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筷子博物館中,有一種神奇的筷子真的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刀筷。刀筷的名字您聽說過嗎?它的背後,又隐藏着一段如何曲折離奇的故事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用餐工具都有哪些,估計除了筷子,人們就會想到湯匙。湯匙我們不說了,今天我們就說說筷子。筷子我們都很熟悉,這是華夏民族最具文化特色的餐具之一,國人使用的筷子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竹筷子,木筷子,金屬筷子和象牙筷子。下面小編就不啰嗦了,直接說刀筷。刀筷這名字聽起來有些吓人,刀和筷子怎麼扯到 一起?
外國有刀叉,中國就有刀筷,其實,這就是一種刀與筷子的組合吃飯工具。這種用餐工具在清朝的時候,可是王公貴族們最歡迎的高檔餐具之一。
刀筷由兩部分組成,一雙高檔的筷子,還有一把五六寸的小窄刀,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對它的描寫是:湘雲她們割鹿肉用的是什麼刀呢?用的是手刀——手刀就是刀筷中的那把刀。
這把刀極為鋒利,而刀的用途自然是用來割肉,這把刀配有刀鞘,而在刀鞘的旁邊,還有一個插筷子的雙眼筷子筒,
這種神奇的“筷子和刀子”的組合兄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有兩種起源的說法。
明朝的第一種說法:明朝士大夫的生活是非常優雅的,他們在吃肉的時候,遇到筷子無法分割肉的難題,便發明了用刀割肉的方法,可刀子畢竟屬于兇器,為了使其高雅一點,就發明了刀筷。每當這幫人在喝酒吃肉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大塊的肉,就先用刀筷中的刀子,将其切割成小塊,然後用筷子非常優雅地吃這種小肉塊。
還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号稱是天下第一風流皇帝,他在宮中宴請大臣的時候,按照滿族的老傳統,宴席是需要上熟牛肉,手抓羊肉等等的菜肴,可是這些肉可都是大塊,宮中的宴席上又沒有刀子(因為皇帝怕不安全),那些大臣們,看着好吃的大塊肉,幹着急,又光吃不到嘴,這可怎麼辦?
乾隆皇帝得知情況後,便命人設計了刀筷,并分别賞賜給衆臣。刀筷上的刀子是小刀,隻能割熟肉,卻不能用來行兇,這就是刀筷的另外一個由來。
小編比較認同第二個刀筷的起源。因為滿人确實有吃大塊肉的習俗,故此,這個起源比較靠譜。
清朝的大臣們進宮赴宴,每次都要在腰畔懸挂刀筷,不僅豪氣,而且新潮。有道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快,刀筷的形狀,便引來了大量富豪貴族們的效仿。再加上這種刀筷确實是方便,換句話來說,外國有刀叉,而華夏有刀筷。
很快這種吃飯赴席的新裝備,就風靡了開來,可是随着清朝的改朝換代,席間切割的大塊肉的習慣就消失了,而吃飯的人再用刀筷,也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故此,刀筷也就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最後,誰要想看它一眼,隻能去博物館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習慣,不管好是不好,它都是華夏曆史和文明的一部分,讀者們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刀筷,那就去博物館吧,跟它來一個不見不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