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要多長時間
一般以饅頭放入鍋内水開後20分鐘為宜。
蒸饅頭的時間和蒸鍋的大小、水量的多少、蒸籠的大小、所烝饅頭的多少有關,以在蒸的過程中,用手摸摸饅頭,隻要饅頭表面不粘手了,就證明蒸熟了。
其實呢,15分鐘和30分鐘都是沒有錯的,關鍵是我們在蒸饅頭的時候,用的是冷水還是燒開了的水,如果我們做好饅頭開始蒸,鍋裡是倒的是涼水,那要把水煮開,才能夠上氣,所以需要的時間就會久一些,大概要蒸上30分鐘了。如果先燒開水再蒸,那15分鐘就能把饅頭蒸熟了。
無論蒸饅頭還是包子,最終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小技巧,那就是饅頭、包子蒸熟了,關火之後,先不要急着打開鍋蓋出鍋,要讓饅頭在鍋中繼續焖上5分鐘,這樣做出來的包子、饅頭才不會塌陷。
蒸饅頭必須要用大火。并且必須要把蒸籠放在蒸鍋上,水燒開了再過一會兒,等蒸籠熱了,才能放饅頭坯(做好的生面團)。這樣一鼓作氣,蒸的饅頭才能發透,才不會蒸僵掉了。
蒸饅頭是一種以面粉作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傳統面點小吃,填倉節節日食俗。把發酵好的面團做成饅頭形狀放在鍋具或蒸籠上蒸即可,蒸饅頭做法簡單易學,多數家庭都會做。
蒸饅頭到底是用熱水還是冷水?
1、用冷水好。
很多人以為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會蒸的快一些,但其實這并不存在着科學性。因為生冷的饅頭如果突然遇到熱氣,就容易出現表面粘結的現象,這樣容易導緻饅頭夾生、半生不熟的。沒有充分發酵的饅頭用冷水蒸的過程中,溫度是逐漸上升的,饅頭不僅僅能夠均勻受熱,還有利于饅頭的進一步發酵,從而能避免蒸出的饅頭出現幹癟、發皺、幹硬的現象。
2、開水蒸饅頭。
先小火将蒸鍋的水燒開,水開之後用中火蒸十分鐘,之後再用大火蒸十分鐘。
3、蒸熟之後不要着急撿饅頭。
等五分鐘之後能夠取出饅頭。蒸熟之後立刻撿饅頭饅頭會很難看并且口感不好。
如果回縮一般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面沒有發好。二是在用堿的時候堿用少了。第三個原因也是最常出現的問題是鍋蓋蓋得太嚴,水蒸氣跑不出去,火大了就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你隻要在火大時把鍋蓋蓋得不要太嚴,留一點點空隙讓蒸汽暢通的出去就不會縮成死面饅頭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才會更松軟可口。
另外,在做好饅頭丕時必須要充分地醒面,一般醒10-15分鐘然後再上鍋蒸。如果做好的饅頭丕在案闆上醒發的時間比較短,就要在鍋沒開的時候上屜(水開的過程也相當于面的醒發)。
饅頭上頭有一小片一小片透明的地方,是因為淋上了鍋蓋上頭的蒸汽水,你隻要在饅頭蒸好後立刻揭開鍋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景了。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蒸饅頭确定生熟的方法:
(1)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2)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3)手指輕按饅頭後,凹坑很快平複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複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相信大家都會有和小編同樣的感覺,無論我們多努力地按照做饅頭的步驟來,我們做出來的饅頭總是會有些小瑕疵,要不就是饅頭表面塌陷了,要不就是饅頭看起來不夠白,要不就是饅頭發硬、掉渣,等等,反正就總是讓我們的努力看起來徒勞無功就是了,這讓我們很是挫敗。
夏天與冬天蒸饅頭的制作竅門
1、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溫水和面,冬季和面、發面應比夏季提前1~2小時。和面時要慎加水。2、和面要多搓揉幾遍,促使面粉裡的澱粉和蛋白質充分吸收水分,表成的面筋真心性好。和好的面團要堅持必須的溫度以30℃為宜。3、當面已經漲發時,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如見面團中已呈蜂窩狀,有許多小孔,說明已經發酵好。蜂窩狀面體的眼子越大,說明酵發得越老,甚至要發過頭了。4、饅頭上籠蒸煮,要經過饧面。冬季饧面約15~20分鐘,夏季則短些。饅頭上籠時,鍋内的水必須大火燒開,10分鐘要見大氣。5、籠屜與鍋口相接處不能漏氣,有漏氣處須用濕布堵嚴。用鋁鍋蒸時鍋蓋要蓋緊。6、蒸饅頭時,鍋内須用冷水加熱,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切忌圖快一開始就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因這樣蒸制的饅頭容易夾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