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喚醒土壤中的生命,春聲過後的鮮嫩”——《舌尖2》對春筍的描述讓人記憶猶新。
竹筍一年四季都有,可唯獨春天的筍味佳。
那脆爽的口感,清冽回甘的清香,一年之中,嘗鮮期且不過15天左右。
吸飽了泥土芬芳和春雨滋潤的春筍,肉質細嫩,水分充足,手掐一下根部都掐出嫩汁來,宛若白玉豆腐。
食當季食當季,沒有比筍更能說明“不時不食”的食材。
吃貨們一年等春雷這一響,侯春雨這一聲,就是為了這一口鮮。
身為杭幫菜的主力軍,上市時,餐廳裡它是大衆情人,每桌必點經典菜品。
全國那麼大,屬臨安天目山的雷筍,較出名。
其體型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又被稱為“山八珍”。
一個“鮮”字,道出了春筍的靈魂所在
剛挖出來的雷筍,剝殼後無需清洗,竹林沒有蟲害侵擾,不噴灑農藥,筍肉更是被層層包裹,冰清玉潔,甘甜脆嫩,出肉率高達70%。
雷筍甜嫩,不論怎麼做都好吃,煲湯、小炒、剁餡、油焖,皆成美味。
怎麼做才好吃?李漁在《閑情偶寄》隻用兩句話便道出食筍的訣竅:素宜白水,葷用肥豬。
濃白的湯,混合了筍和肉的鮮甜,便是春天家常而鮮靈的味道。無怪乎說:嘗鮮莫過于春筍,三月不知肉味。
香氣四溢,春筍炖的絲絲入味,淺薄一層香油,一口下去既有肉香又混合筍的清新爽脆,很是銷魂。
自然的力量、時令的賞賜,吃過這口筍的人都說:以前吃的大概都是假春筍吧!
聽一襲竹音,聞一道筍香,吃一個春天
這次,我們将帶你走進舌尖2春筍拍攝地臨安天目山九獅村。
這裡海拔1800多米,常年沐浴陽光雨露,遠離污染,所産雷筍皮薄肉厚,鮮美甘甜。
天目山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十萬餘個,很适宜竹生長的地方。
臨安竹筍面積及産量居全國首位,天目山雷筍便就有以“清鮮蓋世”、“甲于果疏”著稱。
筍是竹初生的嫩芽,在太陽升起前采摘的筍才是鮮嫩的,挖出後立即生食入口無渣,竹的清香,微甜無澀。
為了這口鮮,争分奪秒,天還麻麻亮,村民就帶着老祖宗傳下來的挖筍的工具來到了竹林挖春筍了。
此時竹林,空氣濕潤而清冷,雖然視線看得并不真切,卻難不倒經驗豐富的吳師傅,隻要觀察地面的隆起及裂縫,就能找到那些尚未完全冒出土壤的嫩春筍。
挖筍是個技術活,每一次掘土都要小心翼翼,個頭小的春筍十分珍貴,以前就有“一根竹筍一頓肉”的說法。
待看到筍頭後,便要細心的用鏟子把邊緣的泥土挖松,一掘下去,一顆個頭飽滿的春筍就這樣破土而出了,看着都覺得不容易。
初冬起,村民們會在竹筍表面,蓋上“糧食的下腳料”稻糠,像棉絮一樣的稻糠厚度約15公分,這樣一來,保證了竹子在寒冷的季節不會被凍死。
春筍挖出後,村民們很快就處理幹淨了,這裡的春筍挖出之後可立即生食,入口無渣,能瞬間感覺到竹的清香,嚼之微甜無澀。
相比江西、福建等地的春筍,臨安春筍不用過水去澀。
經過一整個寒冬的滋養,春筍口感特别的鮮甜,脆嫩,尤其跟肉一起炒,肉的鹹香與筍的清甜,互相融合,再合适不過了,一道“腌笃鮮”,好吃到飛起!
為保證春筍食用率高,每根竹筍根部木質化部分都會被切除,并且每根鮮筍都是經過精心篩選,太粗微老的不要,發育不良上部沒有長開的不要,隻精選細長的春筍。
在年後吃膩了雞鴨魚肉,來一口清香的春筍,簡直解膩又營養,在對的季節吃對的食材,錯過要再等一年了!
我們為大家尋到的正是這來自臨安山腳下,自然生長的雷筍。一般食筍都需要過水去澀,偏偏臨安的雷筍挖出即可生食,入口如梨肉細嫩清爽,吃完齒頰留香。
臨安春筍經過專業檢測,無任何農殘物,大家可安心食用,春筍營養豐富,也是健身人士的福音哦。
來看看去年買過的小夥伴們是怎麼說的:
每天現挖現發,帶着微微泥巴更易保鮮,筍從出土,三重保護包裝(泡沫箱 冰袋 保鮮袋)快速送到你的手中,才能吃到春天的甜味,
所以我們物流以順豐為主哦~
買一大塊五花肉搭配着炒,隔壁小孩都饞哭啦~
一年隻有現在才有這春味,有興趣的千萬别錯過,嘗鮮不等人,覺得多了可以跟同事朋友拼單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