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下午的這個點
小二都感覺饑腸辘辘的
各種想吃
想吃各種
聽新聞頻道的記者說
現在有一種丹陽人都愛的美食上市了
為了這種美食
記者同志的腳都變成了這樣
《采菱曲》
南北朝 · 江淹
秋日心容與,涉水望碧蓮。
紫菱亦可采,試以緩愁年。
“我們倆劃着船兒,采紅菱呀,采紅菱……”還記得這首優美的采紅菱嗎?丹陽人速來愛吃菱,又到了一年裡吃菱角的時候了,司徒鎮張寺村的百畝菱塘又熱鬧了起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現場去感受收獲的快樂。
這裡是司徒鎮張寺村的一處菱塘,密密麻麻的菱葉像綠色的地毯一樣覆蓋在湖面上,天空雖然下着雨,然而擋不住菱農們采摘的熱情。正在采菱的就是薛中強、丁英華夫婦,倆人在村裡承包了10畝菱塘,已有近20年的采菱經驗。隻見他們雙手劃水,“采菱船”就漸漸向前駛去,随手從水中撈起長長的菱角藤蔓,輕輕一掐,菱角便落入船中,既快又準。丁英華告訴記者,他們把這樣的采菱方式稱做“翻菱”,一般是選取成熟的老菱摘下,再把菱盤翻下放入水中,讓嫩菱得以繼續生長。
好水才能有好菱,菱角生長,對環境有獨特的要求,張寺村毗鄰香草河畔,菱塘水質清澈,水流平緩,适合菱角生長,村莊的種菱曆史已有上百年之久。立秋之後,伴随着陣陣雨水的澆灌,第一批早熟的地産紅菱已然成熟,進入采摘期。八月的司徒,最美不過這一畝畝碧綠的菱塘。接下去的一個多月,秋季的時鮮“菱角”将陸續登上市民的餐桌。
秋風一曲采菱歌,行雲不度人腸斷。在不少老人的印象中,但逢采菱,總是要唱唱歌的,這是老傳統。一舟緩緩劃過,舟上幾個妙齡女子吟唱着采菱曲,玲珑婉轉、柔美動聽,這是江南流行的曲子,也是一幅縱情勞動的唯美畫卷。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如今,菱角的種植日漸萎縮,以張寺村為例,多年前還有上百畝菱塘,而現在僅有零星的菱農依然在堅持。也許不久之後,婀娜多姿的采菱女将僅能存在于我們的記憶之中。
中醫認為菱角性涼、味甘,入脾、胃二經。《齊民要術》載:“菱為上品藥,食之安中補髒,養神強志,除百病,益精氣,耳目聰明,輕身耐老”。秋季多吃菱角養胃補脾、益氣健身。
《本草綱目》還提到,菱粉熬粥有益胃腸,可解内熱,老年人常食有益。
鮮菱肉炒毛豆:素食絕配
▼
毛豆和菱角都是當季的鮮蔬,水鄉人家最喜歡把它們清炒,簡單勾芡,再撒上一些小蔥,噴香鮮甜得不得了!
材料: 鮮菱400克、毛豆子200克、香蔥&鹽&糖少許。
制作方法:
1、毛豆子文火水煮8分鐘,出鍋瀝幹後冷卻。
2、鐵鍋燒熱後加油,加入菱肉反複翻炒3分鐘,再放毛豆子、白糖翻炒2分鐘
3、勾芡後撒上香蔥,加鹽調味。
紅糖菱角粥:香甜軟糯暖腸胃
▼
外殼紫黑堅硬的老菱可以清蒸剝開吃,軟軟糯糯的。
不過,阿福覺得它最适合煮粥。李時珍有雲,“菱實粉粥益胃腸,解内熱。” 再加上少許紅糖,秋涼的日子裡正适合撫慰脆弱的腸胃。
材料:圓糯米1杯、菱角肉150克、水8杯,紅糖少許。
制作方法:
1、圓糯米洗淨,加水浸泡20分鐘;
2、武火燒開,轉文火熬粥;
3、菱角肉洗淨、蒸熟、切丁後加入粥内煮至熟軟;
4、粥熬好後加紅糖調味。
吃菱角的禁忌:
長期體虛内寒者不宜生吃;
菱角不能和豬肉同煮,
易引起腹痛。
丹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謝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