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其中,廣西共有18個項目确定入選,多方位展現了廣西獨具特色的風俗民情、曆史文化。
廣西北海市北海貝雕。
此前,按照文化和旅遊部關于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要求,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積極組織、挖掘整理、篩選論證,向文化和旅遊部推薦上報。本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共有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廣西新列入項目17項,擴展項目1項,入選率達到6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是廣西曆次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入選率最高的一次。
廣西南甯市邕甯區壯族搶花炮。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看到,在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廣西入選的18個非遺項目分别是:仫佬族古歌、壯族天琴藝術、多耶、壯族打扁擔、末倫、搶花炮(壯族搶花炮)、貝雕(北海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米粉制作技藝(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藝)、米粉制作技藝(桂林米粉制作技藝)、龜苓膏配制技藝、瑤族祝著節、壯族侬峒節、壯族會鼓習俗、大安校水櫃習俗、敬老習俗(壯族補糧敬老習俗)、油茶習俗(瑤族油茶習俗)、規約習俗(瑤族石牌習俗)。
這些項目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武術,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類别,多方位展現了廣西獨具特色的風俗民情、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公布,讓廣西非遺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搶花炮(壯族搶花炮)的入選,彌補了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中沒有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的空白;二是北海市貝雕(北海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貴港市大安校水櫃習俗的入選,彌補了北海市、貴港市沒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的空白,實現了全區14個設區市均有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以下為《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全文:
綜合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