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罐法:(超重及全身肥胖者)
1、腹部罐法:肚臍上左右下2寸,各一個大罐,緊挨着大罐上左右下各一個小罐,(臍下的小罐位置不夠,可以不打,此罐調經及内分泌效果好)左阿是穴(中罐),右阿是穴(中罐)。備注:有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的顧客,臍下大小罐都取消,改為大巨穴。
2、左上肢:臂臑(中罐),左下肢:髀關(中罐)、箕門(大罐)、梁丘(中罐)。右側同上。
穴位定位:
下脘:前正中線上,臍上2寸。
天樞:臍旁2寸。
石門: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
大巨:臍下2寸,旁開2寸。
阿是穴:腋中線與肚臍平行線相交的位置。
臂臑:手臂三角肌盡頭稍後的凹陷處,大約是手臂寬度一半的位置。
髀關:髂前上棘與髌骨外側端的連線上,平會陰處。
箕門:腹股溝動脈搏動處(急脈穴)與髌骨内側端的連線上,髌骨内側端上8寸。
梁丘:髂前上棘與髌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髌骨外側端上2寸。
二、局部瘦腰腹:(不超重或超重不過2斤的、局部肥胖的人群)
3、肚臍上左右下2寸,各一個大罐,緊挨着大罐上左右下各一個小罐,(臍下的小罐位置不夠,可以不打,此罐調經及内分泌效果好)左阿是穴,右阿是穴。如果顧客上腹部胖加太乙,下腹部胖加水道,上、下不能同時加罐。腰側肥胖的顧客在阿是穴上或下可以加一個中号罐,但不可以上下同時加。備注:有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的顧客,臍下大小罐都取消,改為大巨穴。
穴位定位:
太乙:臍上2寸,旁開2寸。
水道:臍下3寸,旁開2寸。
三、局部瘦大腿:(平行的穴位先左後右,先左下肢,後右下肢)
1、背面罐法:大椎、肺俞、脾胃俞、三焦俞、腎俞、承扶、殷門、委中、承筋、承山。
2、正面罐法:髀關、邁步、陰市、陰市上兩寸、足三裡、豐隆、三陰交。
穴位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旁開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處旁開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處旁開1.5寸。
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旁開1.5寸。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旁開1.5寸。
承扶:在大腿後正中線上,臀橫紋中點。
殷門:承扶與委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委中:在腘橫紋中點。
承筋:委中與承山連線上,委中下5寸。
承山:小腿後面正中,腓腸肌下尖角凹陷處,委中下8寸。
髀關:髂前上棘與髌骨外側端的連線上,平會陰處。
邁步:髂前上棘與髌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髀關下2寸。
陰市:髂前上棘與髌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髌骨外側端上3寸。
足三裡: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緣外開1寸。
豐隆: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緣外開2寸。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中點。
三陰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後緣凹陷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