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盞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人在草木間·趣品茶韻”茶文化專題講座,主講人是著名文化學者于丹。讓我們在緊張忙碌中,在茶的陪伴中,讓心靈澄淨清澈。
人在草木間·趣品茶韻
05
- 烹茶煮茗辨世情 -
-點擊收看-
咱們說日本講究茶道,其實茶道最核心的東西不是泡茶的環節,而是有真正懂它的心。
上世紀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術和茶道的藝術家岡倉天心,因為他是長年旅居歐美的,他特别願意用西方的眼光來看東方的文化。所以1906年,他用英語寫了一本著名的《茶之書》。
他說,本質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美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這段話挺詩意的,他表示了自己對生活缺憾的一種理解,一種緻敬,生命轉瞬即逝。我們遺憾太多,所有的溫柔試探才不斷地在儀式中完成,比如茶道。
岡倉天心整個的文字是浪漫的,也是感傷的,所以他形容的茶都是充滿了感情的茶。
他說:“茶,既沒有葡萄酒的驕傲自大,也沒有咖啡的顧影自憐,當然也沒有可可那種做作的天真。”看這幾個比喻完全是拟人化的。在他的眼裡,茶源自東方草木間,是最能夠讓人心思澄靜的。
在茶裡面融合了東方的倫理、宗教的精髓,他是要求幹淨、不求排場的,以簡樸而見自然。他追求平等,無論身份高低貴賤,隻要愛茶,都是一位真君子,都有品格寄托在簡單的茶之中。
咱們說過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的門檻是很低的,幾乎毫不挑剔,隻要你真的喜歡它,它就能夠讓你随時清新。可以說飲茶的過程是一個儀式,它是簡約的幸運,是尋常的福氣。
所以岡倉天心說人跟茶是什麼關系呢?他說一個人如果對生活抱有甯靜寬容的态度,别人就誇他,這個人肚子裡顯然是有茶水的;一個人如果沒涵養很暴躁,别人就說這個人肚子裡顯然沒有茶水。你看咱們中國人形容一個人有沒有品位,會說你看他一肚子墨水,但是日本人會說茶水,你就看見日本品茶跟老百姓生活的關聯了。
所以說到清靜的品茶,我們還要說到日本的一位大茶師,那就是更久遠的茶人千利休。
千利休之所以是日本人的陸羽,日本人的茶聖,就是因為他對于茶,删繁就簡,還原了它最為樸素永恒的本性。
所以茶席多大為好呢?日本其實經常用榻榻米來丈量,所以千利休最早看到給皇室做六張榻榻米這麼大的一個茶席,他認為太大了,他能把茶席删減到二席半,就是兩個半榻榻米,非常窄,然後門很矮小,也就是說什麼樣的貴族武士來喝茶,都要低下頭,弓身進。一定要放得下,有謙卑。
茶是不伺候騎着高頭大馬來的人的,因為你内心的狀态不對。而茶要跟自然融合。所以千利休有一次茶席,大家進來之後就看見桌上放着一個大大的銅盆,大家很奇怪,滿滿的一銅盆水,這是什麼意思呢?等到來賓都坐在這裡,千利休把推拉門推開的時候,大家驚訝地發現,這一天原來是滿月之夜,天空一朗圓圓的清月,就正好投射到盆中,所以大家低頭見月,捧起茶來,一瞬間時空的邊界就模糊了。
那麼千利休在迎接大貴族來喝茶的時候,當然他也是很講究的。有一次他讓自己的兒子打掃庭院迎接貴賓,兒子進來跟他講,說庭前的掃徑,我已經掃過三遍了,我已經确保一點點灰塵都沒有了,請父親去檢查。千利休一看,果然是庭院一塵不染,他就走到了一棵樹下,雙手用力的搖樹幹,樹上的枯葉和半枯半榮的葉子簌簌而下均勻地灑在庭院裡。
他兒子一開始很急,說“爸爸馬上就要來人了,我來不及再掃了”,一瞬間他安靜下來了。他發現父親搖落一地落葉的庭院,比幹淨到一塵不染的庭院美得多。因為它有自然的味道,它有季節的點綴,它因為有枯有榮,所以讓人倍加珍惜。人與人的緣分有時就像風吹落葉,轉瞬即逝了。既然在這一瞬相逢,何不惜緣,不在一杯茶裡面,去結一點萬古的懂得呢?
所以大家想一想,無論是從千利休那時候的實踐,還是在岡倉天心的書寫裡,我們都懂得了一個道理,最好的茶道并不是繁文缛節,而是對茶的珍惜,對人的了解,茶與人之間惜緣的感悟。
我們雖然講的是日本故事,但是一直都不要忘記日本的茶道淵源是從大唐過去的。隔了千年的風霜。今天都市裡面茶的品牌多起來了,但是我們還有萬古自然嗎?當我們頭頂天花闆,腳踩木地闆的時候,再來品一盞茶,庭院中那些撲簌的落葉,天空上一輪明朗的清輝,還在不在我們的茶杯裡?
我們都會記得李白說讓明月長照金樽裡。李白說的酒和我們這裡品的茶是一樣的,天上有月色,地下有缤紛,人歸草木間,自然之心才讓我們真的懂得惜緣和感恩。
主講人介紹
于丹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同時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的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産生廣泛影響。先後在我國内地、港台地區,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進行千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并掀起了海内外民衆學習經典的熱潮。著有《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于丹•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于丹〈論語〉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于丹·字解人生》《有夢不覺人生寒》以及《此心光明萬物生》,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内累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