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每隔3秒,全世界就會多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盡管自世界上首次發現、記錄該病以來,人類已經同阿爾茨海默病鬥争了110多個年頭,然而在人口迅速老齡化的當下,該病仍是全球醫療界最大的挑戰之一。
2022年9月21日,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天,我們依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牽頭撰寫的《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以及多項權威學術成果,帶大家重新認識這個号稱比癌症還可怕的病症——阿爾茨海默病。
對中國老年人群體而言,阿爾茨海默病是導緻自身殘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患者的死亡率要顯著高于普通群體。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中提到,2019年,全球現存的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患病人數達51624193例,其中我國患病人數為13143950例,約占全球數量的25.5%,并且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患病率、死亡率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系列研究發現,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癡呆患病率高達6.04%。
還有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誤區是,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群體不隻發生在老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癡呆症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公認的發病年齡已由原來的65歲提前到了55歲,整整早了10年。
要想真正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怕,首先要界定其概念。
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癡呆”并不能畫上等号。它作為癡呆症的一種,占癡呆症的60%-80%。
阿爾茨海默病與其他癡呆症(Alzheimer 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主要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簡稱AD),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及其他癡呆,其中以阿爾茨海默病最為常見。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中的數據顯示,2019年,導緻我國人群死亡的疾病中,阿爾茨海默病已經上升到第5位,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5個位次。前5位疾病分别為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髒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已經成為潛伏在老年人群體中的危險“殺手”。
(截圖來自韓國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
英國作家特裡·普拉切特曾經在書中描述過自己患病後的感受:“阿爾茨海默症就像是在公園散步。隻是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後,我的公園總是在變。”
阿爾茨海默病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表現為記憶力、判斷力以及注意力等受損,患者會出現抑郁、冷漠、焦慮等情緒,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阿爾茨海默的整個過程會長達8-10年,随着肉體和精神的逐漸衰弱,直至失能失智最終去世。所以人們常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經曆兩次死亡,一次精神上的死亡,一次肉體上的死亡。
盡管阿爾茨海默病與死神共舞,但到目前為止其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确。
一份《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一級預防指南》或許可以為我們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提供參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在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有12種阿爾茨海默病與輕度認知障礙相同的危險因素,其中9種可控,包括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吸煙、有害飲酒、婚姻狀态(離異或喪偶更易AD)、受教育程度(<4年更易AD)。
2019年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基于近20萬人的研究也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降低罹患該病的風險。
1.年齡:發病率随年齡增長而上升。80歲以上人群高達30%左右,85歲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與死亡率最高。
目前國内學界有較多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的研究。在各類研究中,發病率有一個共同趨勢,即随着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尤其8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更是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 2021》顯示,分年齡組分析,2019年,我國現存的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死亡率和死亡數在 40 歲以上人群中均呈現随着年齡增加不斷上升的趨勢,并均在85歲及以上年齡組人群中達到最高。
2.性别:女性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1.8倍,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以上。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中提到,2019年我國現存的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患病人數達13143 950,其中男性患病率為669.3/10萬,女性患病率為1188.9/10萬,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約為男性的1.8倍。因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導緻死亡者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是男性的2倍以上。
3.地域:患病率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東北、華東及部分中部地區。
分省市分析,2019年,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患病率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東北、華東及部分中部地區,包括江蘇(1212.1/10萬)、上海(1137.6/10萬)、吉林(1081.4/10萬)、浙江(1078.6/10萬)和遼甯(1077.5/10萬)。
在我國人口基數的放大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數達到了1314多萬。這個數字的恐怖之處不在于患病人數本身,而在于這意味着患者“腦海中的橡皮擦”,已經殘忍地擦除掉1314多萬份回憶,直接影響到1314多萬個家庭。
中國保健老年協會阿爾茲海默病分會與人民日報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在我國,70%的阿爾茨海默患者接受配偶、子女或其他親屬等照料。
有學者刻畫出阿爾茨海默病所帶來的經濟成本。2015年,中國每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年度社會經濟成本近13萬元人民币,包含32.5%直接醫療費用(門診費、住院費)、67.5%非直接醫療費用(家庭護理費、意外受傷花費),全國年度總成本為1677億美元,這一指标預計在2050年将達到18871億美元的驚人數字。
除了生活護理、醫療費用等各項支出帶來的負擔之外,所謂的“治療”大多數時候隻能延緩病程,親人終究會淪為“陌生人”的殘酷現實同樣讓照護人感到絕望。克利夫蘭臨床中心的一項數據顯示,2002-2012年間,阿爾茨海默藥物臨床研究的失敗率為99.6%。相比之下,癌症的藥物研究失敗率為81%。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中型城市醫院的神經科、精神科和老年科陸續開設了記憶門診,名稱從最初的“癡呆門診”、“阿爾茨海默病門診”等改為目前多用的“記憶門診”。
相關調研結果顯示,近年來人們對阿爾茨海默病(AD)的認知率有了大幅提高,當出現健忘症狀時,有超過50%的患者和家屬懷疑阿爾茨海默病;2019年,患者的1年内就診率相比2012年提高44.96個百分點,及時就診率有了大幅提升;有28.12%的AD患者是在記憶門診中确診,也體現出了記憶門診在早期發現和診斷認知障礙疾病中的作用。
無法否認,距離人類戰勝阿爾茨海默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既然嘗試了,就代表有希望。
那些或許無法避免被“擦掉”的記憶,正是支撐着家屬走下去的意義。像韓國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中,哲洙對患病的秀真說的那樣,“你的靈魂不會消失,我就是你的記憶你的心”。
*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内容,請注明來源。
策劃:代玲玲
統籌:趙小菊
數據/文案:王鶴穎
設計:尹亞琪
大衆日報數據新聞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 李欣苁 簽審: 劉芝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