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在新寶媽照顧第一胎嬰兒時特别容易出現,比例可能高達三分之一。有趣的是,生了第二胎後,往往媽媽手就痊愈了!媽媽手經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麻煩,其帶來的手腕疼痛常讓人難以忍受,今天就來談談媽媽手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桡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雖名媽媽手,卻不是寶媽才會得的病,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這疾病特别容易發生在新寶媽的手腕部,或許是因為抱小孩出力頻繁,或者使用擠奶器時用力不當,久而久之就演變成桡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媽媽手在照顧第一胎嬰兒時特别容易出現,比例可能高達三分之一。有趣的是,生了第二胎後,往往媽媽手就痊愈了!這有可能是因為照顧嬰兒上手了,也可能因為不間斷的重量訓練,手指的肌力增強了。因此有過來人說:别怕媽媽手,趕快生第二胎就好了!
媽媽手就是發生在大拇指和手腕交接處的腱鞘炎,是兩條特定肌腱(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鞘的發炎,主因是手部不正常施力或使用過度造成,很容易變成慢性發炎。除了患部局部疼痛,當大拇指翹起來(贊的動作)時更痛。疼痛的位置會腫脹、無力,再嚴重時會有筋卡到的感覺。對于需要大拇指重複使用或手指出力的工作,都是患媽媽手的高危險群,例如家庭主婦、銀行人員、生産線人員、清潔人員、廚師、美發師,或是在某些特定運動的人身上,如棒球、壘球、網球、台球、羽毛球等。媽媽手剛發作時會腫痛,這時休息、冰敷就可以改善。急性期最重要的,是暫停原來會導緻疼痛的動作,讓受傷的肌腱能獲得休息。但媽媽不可能不照顧小寶寶啊?不可能吃藥而停止喂母奶啊?怎麼辦?這時建議使用手腕拇指保護套(媽媽手護套,醫療器材電都買得到),限制受傷的兩條肌腱過度收縮,并且提供适度的保護。如果症狀很嚴重,可以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藥膏或貼布。
如果已經庝痛難耐,或變成慢性疼痛,就應該乖乖去看醫師了。醫師會安排物理治療,例如蠟療、遠紅外線、超聲波、電療等,幫助症狀緩解。震波治療或高能量激光是較新式儀器,利用高能量刺激組織修複,效果比傳統理療康複儀器好。手術治療極少見,除非肌腱已經粘連或手指活動受限才會考慮施行。局部注射是媽媽手常見的治療方式,藥物通常含有麻醉藥及少量類固醇。類固醇注射效果很好,一針就可改善八成以上。很多人對類固醇聞之色變,但媽媽手注射治療使用劑量很少,且隻是局部注射在肌腱腱鞘之間,并不會擴散到全身,也不會導緻胃潰瘍、骨質疏松、滿月臉等副作用,對于喂母奶的媽媽或是糖尿病患者都是安全的治療。
增生注射治療是害怕類固醇注射的另一種選擇,利用高濃度葡萄糖或是高濃度濃縮血小闆(PRP)等刺激組織修複再生的藥劑,針對肌腱、腕關節韌帶、還有桡淺神經做神經解套注射,臨床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媽媽手不是嚴重的疾病,痛起來卻會讓人生活不便,尤其對于新手媽媽來說,更是無形的壓力。注意手用力的動作和避免過度使用,是最好的防範之道,平常加強手指和手腕的肌力,更可以避免媽媽手反複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