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折耳根,學名又叫“魚腥草”。貴州這邊稱呼“折耳根”的原因,确實是這種植物就是吃根莖,因為根莖很長,所以要把它折斷來吃;“魚腥草“的由來可能是确實有一點魚腥味吧!
魚腥草
6年前,那是在讀大三的時候,我有一個關系很鐵的東北哥們,也是我的室友,那時候我們每天吃飯都是在一起的,記得我們當時去了一個小餐館點菜,我哥們想吃我們這邊的臘肉,所以我就點了折耳根炒臘肉,那時候他不知到貴州這邊的叫法,所以也不知道折耳根是什麼,當菜上桌以後,他就說這不是魚腥草嗎?有魚腥味,這和臘肉一起炒能好吃嗎?我就說那你就嘗一下呗,吃過以後,他确實沒有吃出什麼味來,但是也能入口,第一次吃他可能沒什麼感覺,直到幾天以後,他突然想起這個菜的味道,覺得還可以,所以又點了這個菜,直到現在他都還挺喜歡吃折耳根的,所以很多人說魚腥草不好吃,腥味重,其實是你沒有去嘗試,隻要你嘗試以後就會越來越愛上它,在我們貴州,這道菜就是美食,一般都是第一道開胃菜(涼拌折耳根),上桌秒光。知道現在,我的東北哥們每年都讓我給他郵寄一些過去,他說吃了忘不了那個味道,也忘不了我們的友情。
涼拌折耳根
不過折耳根還是野生的味道最正,現在很多菜場賣的那些都是種植的,吃起來沒有那種感覺,隻有那些街邊老奶奶籃子裡面賣的才是自己去挖的野生折耳根,不過現在很少人去挖了,能有吃就不錯了。不過也有些菜上到老奶奶手裡拿貨的,所有有時候能看到一些帶着葉子的折耳根,這種基本就是野生的了,一般賣種植的折耳根是沒有葉子的。
記得小時候在奶奶老家,門口全是田坎,上面很多野生折耳根,我們經常去門口挖着吃,用水清洗一下泥土就可以生吃,現在還懷念着那種感覺,奶奶搬家到公路邊後,就沒有去過老家,所以一直都沒有吃着。現在住在城裡,結婚生子,更是很少回老家,說起來很慚愧,爺爺奶奶年齡都大了,基本隻有過年才回去看他們。其實不是不想回去,主要是現在城市社會生活壓力大,路程有點遠,很少有時間東奔西跑,孩子小,帶着出遠門也不方便。
朋友們不要嫌我啰嗦,主要是勾起了兒時的回憶。折耳根之前我們都隻是當成野菜吃,現在已經大規模種植了,直接有廠家生産外銷,說明有很多人已經開始接受這種貴州美食了,也希望跟多人認識它,魚腥草不隻是野草,它也是一種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