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磚頭料,指的是質地疏松且雜質多、透明度差的翡翠。
這種低檔翡翠可以說跟雜石無異,因此稱之為“磚頭料”。
按理說,這種磚頭料應該是被衆人所摒棄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磚頭料貌似頗有“市場”。
據軒哥了解,這些磚頭料翡翠一般都是用來做假貨翡翠的原材料。(像B貨、C貨、B C貨之類的)
而市面上常見的磚頭料大概有3種:八三玉、瓷底翡翠、雷劈種翡翠。
下面,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些磚頭料。
「八三玉」
1983年,人們在緬甸發現了之前從未見過的新玉種,并命名為八三玉。
不過八三玉并不是翡翠,而是翡翠的一種伴生礦物質。
它的質地疏松、透明度差、顔色還發黑,基本上什麼價值可言。
「瓷底翡翠」
顧名思義,就是如瓷器質地般的翡翠。
瓷底翡翠整體色彩以白色為主,偶有綠色呈現,也是淺浮于表面,并不深入。
并且瓷底翡翠幾乎沒有種水可言,無限接近于石頭。
「幹白種翡翠」
這個名字,其實很形象。
幹白種翡翠質地普遍都很差,透明度也不高。
豆種的幹白翡翠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市場價值了。
以上這3種磚頭料,大家在翡翠市場上應該很少見到。
畢竟它們都太差了!
這些磚頭料就算做成成品,估計最後還賺不回工費。
不過對于假貨翡翠制作商來說,這些磚頭料可是“香饽饽”。
這些人會直接在源頭供應點(緬甸)直接批發大量的磚頭料。
這些沒水、沒色、沒底的磚頭料,基本上都是論公斤進行售賣的,1公斤百十來塊都是正常價。
而這些收來的磚頭料,經過大概5個步驟之後。
就變成可以媲美高檔A貨的“翡翠手镯”了。
第1步:切割成胚
這些人會先在磚頭料上規劃好手镯位,再打磨出手镯的胚子形狀。
第2步:強酸“水煮”
這個步驟主要是為了去除毛胚的“雜質”。
這些翡翠毛胚會被放在一個強酸池中浸泡并持續加熱。
在浸泡的過程中,強酸試劑會把原本粗糙的顆粒變得細滑,也變得更加“幹淨”了。
第3步:手工染色
底子“幹淨”了還不夠,顔色也得跟上。
酸洗過後的毛胚質地極為松散,反而利于人工“上色”。
手微微一動,一朵“飄花”就誕生了。
上色後的“翡翠手镯”,就是我們常說的C貨翡翠了。
第4步:注膠處理
這一步極為關鍵,質地通透與否在此一舉。
經過上個步驟處理後的C貨翡翠,會被放到一個真空注膠機中。
利用真空的壓力,将膠水注入結構松散的C貨翡翠中。
注膠後的毛胚看起來質地通透,表面光滑。
第5步:優化
也就是最後的抛光打磨處理。
抛光後的“翡翠手镯”便具有了一定的光澤感。
這麼幾個步驟下來,原本一文不值的磚頭料搖身變成了質地通透帶飄花的“翡翠手镯”。
在視覺上,可以讓很多翠友混淆,這也是化學“翡翠”的可怕之處。
各位翠友們在市場中要格外警惕這種化學“翡翠”!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