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日登出這一團隊所作研究報告。報告寫道:“無這種等位基因男子中,20%出現婚姻危機,有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男子同比為34%。至少有一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中30%未婚,無這種基因男子未婚比例為17%。”
瓦爾倫聲明說:“誠然,多種原因導緻一個人出現感情問題,但這是首次把特定基因變種與“男子如何對待伴侶”建立關聯。”他說,他們從有關田鼠的研究中得到啟發,開始這項研究。
美國科學家2004年研究發現,由于後葉加壓素受體1a基因變種不同,雄性草原田鼠體内後葉加壓素受體水平高,對配偶忠貞。它的近親雄性草甸田鼠體内這種激素受體少,傾向于喜新厭舊。但人工提升草甸田鼠體内這種激素受體水平後,它開始忠實于唯一配偶。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這一發現引出一種設想:想與他結婚?先查他基因。一些科學家稱這項發現不同尋常,但不贊同用遺傳信息決定個人愛情和婚姻。
瓦爾倫也強調,這種基因影響力有限,不能用于現實生活中預測個人行為。
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生物人類學者海倫·菲舍爾指出,瓦爾倫團隊這項研究成果雖然不能“未雨綢缪”,但有助于“亡羊補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