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紅豆的功效原來這麼多

紅豆的功效原來這麼多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8 05:25:57

  紅豆即海紅豆豆科海紅豆屬,喬木,羽裝複葉,小葉長橢圓,圓錐花序,花白色,莢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心材暗褐色,質堅而耐腐,可為支柱、船舶、建築用材和箱闆;種子鮮紅色而光亮,甚為美麗,可作裝飾品。

  産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多生于山溝、溪邊、林中或栽培于園庭。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紅豆可以制成多種美味的食品,有很高營養價值。在古代文學中常用來象征相思。

  俗名:紅豆、赤豆、紅飯豆、米赤豆。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宜食: 适宜各類型水腫之人,包括腎髒性水腫、心髒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力更好;适宜産後缺奶和産後浮腫,可

  紅豆

  紅豆單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療本草》:“和鯉魚煮爛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食性本草》:“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産書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本草綱目》:“通乳汁,和鯉魚、鲫魚、黃雌雞煮食。”

  忌食: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雲:“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編》:“赤小豆,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洩,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随息居飲食譜》:“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按語:赤小豆的營養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質、脂肪外,并含有維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鋁、銅等微量元素。另據元代賈銘《飲食須知》中介紹,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飲不醉。

  *警告* 赤小豆與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見上圖),均有“紅豆”之别名。 相思子産于廣東,外形特征是半粒紅半粒黑,過去曾有誤把相思子當做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萬不可混淆。

  别名:紅豆、野赤豆。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90cm。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複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5~8cm。種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主産山西北部,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

  采制: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幹,打下種子。

  性狀:種子矩圓形,兩端較平截,長5~7mm,直徑4~6mm。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白色線性種臍,長約4mm,不突起。子葉兩片肥厚,乳白色。

  化學成分: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附注:同屬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種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藥用功能

  1、紅豆養心:自古就認為如果心火過旺,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口瘡疖腫、頭暈、心悸、煩躁等不适症狀。而紅豆則具有清熱去濕、消腫解毒、補血安神的功效,因此夏天的時候人們都會煮紅豆或者綠豆湯來解暑,也就是這個原因了。薏米紅豆粥也有有止血調理、清熱解毒的功能。

  2、預防低鉀症:夏季炎熱的天氣,會讓我們大量的排汗從而導緻流失鉀離子,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及時補充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緻心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因此在夏季多吃紅豆,除了可以增進食欲以外,同時還能給人體補充鉀離子,從而避免低鉀症的發生。

  3、消水腫:在夏季我們人體大量的往外排汗,也就導緻尿量減少,這種情況對于心、腎功能不好的人群來說,很容易導緻下肢出現水腫的情況。所以平時要多吃些紅豆或者綠豆,很有效的

  1、将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

  2、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解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

  3、紅豆與扁豆、薏仁同煮可治療腹瀉。

  4、紅豆還可與中藥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

  5、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

  紅豆的營養成分與綠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過了綠豆。因此,多食紅豆對身體大有裨益。

  五大好處

  1、養心補血

  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 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豐富,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髒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能行氣補血,非常适合心血。讓你冬天手腳不在寒冷。

  2、健脾胃

  脾胃消化能力相對較強,吸收較好。所以,身體較虛弱的人冬天應加緊進補,做好來

  年的營養儲備,來年才會精力好、力氣壯,而且不會生病。紅豆,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健脾胃功效。

  3、消除水腫

  紅豆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鉀之外,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也有很強的利尿作用,能很好地改善因腳氣病和腎髒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臉部、腳部的浮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紅豆。

  4、祛濕清熱

  水液不能随氣血流動,滞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而紅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鐵質,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尼克酸等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祛濕排毒作用。

  5、排毒減脂

  女人一過24,身體容易出現臃腫、腰腹贅肉。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着體内有濕。水液不能随氣血流動,滞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

  多吃紅豆可預防及治療腳腫。其石堿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心髒或腎病所引起的浮腫。紅豆減肥可以讓你的大腿和腰有非常明顯的曲線窈窕的特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