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方式,但是如果走路的方式不對也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你知道該如何走路鍛煉嗎?走路鍛煉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走路鍛煉應該遵循的原則,趕緊去學學吧!
如何走路
強度:每天至少快走40分鐘
專家認為,通過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為散步和快走,散步無法達到健身效果,隻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鍛煉的作用。
作為一種運動強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對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較好的效果。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為快走不僅對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有着很好的鍛煉效果,且相比其他運動,對身體的損害也最小。>>>壽命預測 走路越快越長壽嗎
專家認為,為保證鍛煉效果,快走應至少每次40分鐘~60分鐘。不少國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實就是對鍛煉時間的量化處理。按每秒走約兩步的頻率計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鐘,而“10000步”則需要一個多小時。
剛開始鍛煉的人可逐漸增加時長,從快走半小時開始。快走時,一般應使心率維持在每分鐘120~140次,且出汗為最佳。身體狀況較好的中老年人通過快走可能達不到出汗效果,這時可以輔助慢跑,做到“走跑結合”,進而達到較好的健身目的。>>>走路也強腎男性強腎秘方
姿勢:腳步正,曲臂擺
“人正常走路時,都會略微有一點‘外八字’。”苟波說,輕度的“内外八字”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狀況嚴重,就需要及時調整甚至就醫。因為習慣“内外八字”走路的人,會由于發力點和着力點與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樣,造成髋關節和膝蓋的過度磨損。
用這樣的不良姿勢快走鍛煉,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還會加重膝蓋和髋關節損傷。走路姿勢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損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議鞋總在一個地方磨損的人最好去醫院咨詢,及時糾正走路方式。
專家表示,快走時,還應配合正确的擺臂姿勢,即曲臂擺,因為直臂擺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沒有太多要求,隻要自己覺得合适就好。
方式:正走、倒走、踮腳走混着來
不少老年人喜歡倒着走,這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專家說,倒走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煉效果。另外,踮腳走也可以鍛煉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讓小腿肌肉更緊緻。但無論是倒走還是踮腳走,都屬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對髋關節和膝蓋造成損傷,因此,它們可以作為輔助練習,卻不能時間過長,以每次5~10分鐘為佳。
專家建議,可在快走後,加入一些力量練習,适當提高運動強度,特别是針對上肢力量的練習:如俯卧撐或做操等。特别是做操,還有利于身體的恢複。專家提醒,最好不要在鵝卵石上做快走鍛煉,因為這樣很容易崴腳,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避免,以免造成腳部損傷而不自知。
時間:傍晚四五點最好
不少老年人習慣早上鍛煉,但在專家看來,傍晚四五點鐘會更好。因為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早晨鍛煉是一個誘導疾病發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氣濕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很多地點的空氣質量并不好。
如果選擇在晚飯後鍛煉,則應在飯後半小時,并将鍛煉結束時間控制在睡前兩小時,比如晚上10點睡覺,8點就要結束鍛煉。因為快走會加速血液循環,使身體保持在一定的興奮狀态,如果結束運動和睡覺的間隔時間過短,容易造成失眠。運動後,應做一些平複情緒的事,如看書、聽輕柔音樂等,在情緒穩定後再上床睡覺。
地點:操場地面松軟有彈性,公園空氣好
專家認為,公路邊是最不适合快走的地點,這不僅因為公路上車流量大,空氣質量差,易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更重要的是柏油路面過于堅硬,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沖擊。因此,松軟的土路和塑膠操場是最适合快走的運動場所。此外,公園和自家小區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這些地方空氣質量較好,可以保證在運動時,呼吸系統不受過多的傷害。
物品準備:穿雙軟底鞋,帶瓶白開水
在快走之前,要做好必須的準備工作:第一,穿一雙軟底跑鞋,可緩沖走路時腳底的壓力,并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第二,穿雙透氣的襪子,一身寬松舒适的運動服裝,有利身體放松;第三,最好帶一瓶水,在運動過程中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脫水;第四,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帶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意外。
安全保障:先做熱身,量力而行
“快走鍛煉貴在堅持。”專家說,在開始運動時,可以隔天走一次,使身體有個慢慢接受的過程,但在逐步适應後就要堅持每天鍛煉了。因為快走的消耗量不大,是一種運動強度不高的鍛煉方式,必須每天堅持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不過,由于人每天的精神和身體狀态并不一樣,有些時候也不要強求,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态對鍛煉強度等做出及時調整。狀态不好時,可以适當減量,甚至不走;狀态較好時,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可多運動一會兒。
為避免在運動過程中産生傷害,快走前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熱身活動,防止因步幅過大而造成拉傷;在選擇路線時,一定要繞開施工工地或其他比較崎岖的道路。
走路鍛煉的好處
1.增進人體器官功能。
據醫學統計,行走會使血壓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強健心肌,減少血栓的發生
2.強筋健骨。
徒步鍛煉,能運動全身骨骼系統,抻拉肌腱;活動關節,強健骨骼,減少骨質疏松。
3.調節感情。
毛澤東早在青年時代撰文《體育之研究》中雲:體育鍛煉“強筋骨、強意志、調感情”。強筋骨,前文已述;每次鍛煉起碼要20分鐘,且要風雨無阻,天天鍛煉,月複一月,年複一年,是意志的冶煉。
4.減輕病情。
徒步鍛煉可控制、減輕病症。比如糖尿病患者對葡萄糖利用差,步行能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控制糖尿病的發展。
5.利于減肥。
長時間走路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促使體内脂肪分解,向機體供能,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保持優美體形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走路鍛煉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了吧!還有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走路鍛煉的好處,感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了解一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