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它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健康飲食的首選之品。下面,作文庫知識百科小編介紹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分析不宜常吃魚的人群,為你的健康飲食護航。
什麼魚的營養價值最高?6種最常見魚營養分析
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症。
祖國醫學認為食魚要講究對症,對症吃“魚”,它的食用和醫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下面列舉常見魚類的藥用性能和食療作用,供選擇食用時參考。
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
1、草魚——溫中補虛
草魚是非常常見的魚類,大家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其卻是暖胃、平肝祛風,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買點草魚吃,屬于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産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适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2、帶魚——益補五髒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髒的功效。對于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産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适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羸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3、鲢魚——溫中益氣
鲢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鲢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既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幹脆易脫落等症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内熱、荨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4、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淤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淤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對黑魚過敏,症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随腰酸背痛等症狀。一般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适,往往在食後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5、墨魚——清胃去熱
墨魚又名烏賊,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産、止血、催乳等功效。
按照中醫理論,烏賊味鹹、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水腫、濕痹、痔瘡、腳氣等症。墨魚肉、脊骨均可入藥。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藥”,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閉的良藥。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荨麻疹、痛風、腎髒病、糖尿病、易過敏等疾病的人忌食。
6、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并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地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魚,這些疾病是:
1、痛風患者,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于人體内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
2、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闆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闆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3、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産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闆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4、結核病人,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