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武昌魚的營養價值-武昌魚的功效與作用

武昌魚的營養價值-武昌魚的功效與作用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8-26 20:13:57

  武昌魚的營養價值-武昌魚的功效

  武昌魚的學名是由中國魚類生态學家易伯魯于1955年命名的,因而易先生被譽為“武昌魚之父”。

  武昌魚的介紹

  武昌魚,俗稱團頭鲂、縮項鳊、樊口鳊魚。本魚盛産于中國湖北省鄂州市(古稱武昌縣)與武漢市江夏區(亦為武昌縣)交界的梁子湖中。武昌魚因為味道鮮嫩,也是湖北菜中的一道名菜。《武昌縣志》載“産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回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餘亦較勝别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内無黑膜者真”。

  通江處為樊口,此地水勢回旋,并有大小回流之分。《武昌縣志》記載有“在樊口者曰大回,在釣台下者曰小回”,而唐代的元結有歌曰:“樊口欲東流,大江欲北來,樊口當其南,此中為大回。回中魚好遊,回中多約勾。漫欲作漁人,終焉得所水。”歌中所說的:“回中魚”,即是武昌魚,由此可知,武昌魚喜歡生活在回流之中。

  武昌魚的學名是由中國魚類生态學家易伯魯于1955年命名的,因而易先生被譽為“武昌魚之父”。

  武昌魚魚體側扁且背部顯著隆起,魚體略呈菱形。頭短小而略尖突,口小。魚體背部灰黑色,形成數條不明顯的灰色縱紋,尾鳍叉形,背鳍硬棘3枚;背鳍軟條7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軟條25至27枚,體長可達35厘米。本魚栖息于水深5至20米。為初級淡水魚,栖息于湖泊或水庫中下水層,喜好淤泥底質且水草茂盛的靜止水域,生長快,屬雜食性,幼魚以甲殼類,成魚以水生植物為主食。産粘性卵于水草上。為中國重要的養殖類,适合各種烹饪方式食用。

  武昌魚的營養價值

  武昌魚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蛋白質、脂肪、膽固醇、鈣、鎂、鐵、鋅、銅、磷、鈉、硒等。

  鳊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D等物質,營養價值很高。此外,鳊魚還含有大量的磷和煙酸,可以起到補腦和軟化血管的作用。

  經化驗分析,武昌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61克,熱量229千卡,蛋白質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灰分15克,鈣155毫克,磷195毫克,鐵2,2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12)0,08毫克,尼克酸(菸酸)1,8毫克。醫學界人士認為:經常食用團頭鲂,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堪稱上等魚類。

  武昌魚的功效

  武昌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養陰補虛

  武昌魚具有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用于肺腎陰虛。适宜與久病體虛或是虛勞的補益。适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開胃健脾

  武昌魚有調治脾胃的功效,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脂降壓

  武昌魚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預防動脈硬化武昌魚含高蛋白、低膽固醇,經常食用可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