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肛瘘偏方 讓你的肛門不再難受

肛瘘偏方 讓你的肛門不再難受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4 20:53:37

  如今好多的疾病都是稀奇古怪的,好多人等年紀大了就會得一些病。今天小編帶來了治療肛瘘的偏方,應該對于肛瘘有很大的作用的,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的。那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偏方吧。

  目錄

  1、肛瘘的病因 2、肛瘘的症狀

  3、肛瘘的治療方法 4、治療肛瘘的中醫偏方

  5、治療肛瘘的食療偏方 6、治療肛瘘的藥膳偏方

  7、肛瘘的注意事項 8、如何預防肛瘘

  肛瘘的病因

  形成肛瘘的原因

  一、細菌感染

  由于肛管直腸部位是重要的通道,細菌非常容易侵入肛隐窩和肛門腺體,造成感染發病,逐漸形成膿腫,破潰而為肛瘘。

  二、直腸損傷

  直腸肛門損傷、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周膿腫,不及時治療,都可導緻肛瘘。

  三、結核杆菌、放線菌,感染形成膿腫

  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瘘。

  四、血行感染

  如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機體抵抗力下降,常可血行感染引起肛瘘(肛門直腸瘘)。

  五、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是導緻肛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糞便滞留肛隐窩,導緻肛周膿腫,患者常不予以器重,肛周膿腫破潰後,膿腔漸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隐語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構造增生的堅固管道壁,即成瘘管,肛瘘由此形成。

  六、會陰部手術

  内痔注射過深或手術後感染,産後會陰縫合後感染,前列腺、尿道手術後感染等,均波及肛門直腸引起膿腫及瘘。

  肛瘘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内口常位于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複發作,是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于青壯年男性。

  病因

  大部分肛瘘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窦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膚上。由于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愈合,導緻膿腫反複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瘘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瘘成為複雜性肛瘘。瘘管由反應性的緻密纖維組織包繞,近管腔處為炎性肉芽組織,後期腔内可上皮化。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瘘,但較為少見。

  分型分期

  肛瘘的分類方法很多,簡單介紹下面兩種。

  1、按瘘管位置高低分類

  (1)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瘘(隻有1個瘘管)和低位複雜性肛瘘(有多個瘘口和瘘管)。

  (2)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瘘(隻有1個瘘管)和高位複雜性肛瘘(有多個瘘口和瘘管)。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

  2、按瘘管與括約肌的關系分類

  (1)肛管括約肌間型約占肛瘘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瘘管位于内外括約肌之間,内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瘘。

  (2)經肛管括約肌型約占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瘘。瘘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于肛周皮膚上。

  (3)肛管括約肌上型為高位肛瘘,較為少見,約占4%,瘘管在括約肌間向上延伸,越過恥骨直腸肌,向下經坐骨直腸間隙穿透肛周皮膚。

  (4)肛管括約肌外型最少見,僅占1%。多為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合并坐骨肛管間隙膿腫的後果。瘘管自會陰部皮膚向上經坐骨直腸間隙和肛提肌,然後穿入盆腔或直腸。這類肛瘘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肛瘘的症狀

  肛瘘的症狀大部分肛瘘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窦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膚上。

  由于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愈合,導緻膿腫反複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瘘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瘘成為複雜性肛瘘。瘙管由緻密纖維組織包繞,近管腔處為炎性肉芽組織,後期腔内可上皮化。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瘘,但比較少見。

  得了肛瘘,都有什麼症狀呢?肛瘘發作時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疼痛感,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淤膿和出血症狀。

  疼痛甚至讓患者難以入眠,影響到了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讓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那麼,肛瘘發作時都有什麼症狀呢?

  1、排膿

  排膿是肛瘘的主要早期症狀。一般來說,新生成的瘘管排膿較多,膿汁粘稠,黃色、味臭。

  瘘管日久的排膿相對較少,或時有時無,稀淡如水;若膿量增加,則表示新瘘管生成。

  2、瘙癢

  肛門部皮膚由于膿液及其他排出物刺激,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皮膚瘙癢。

  肛周潮濕不适,皮膚變色、表皮脫落,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有時形成濕疹。

  3、疼痛

  瘘管通暢無炎症時,一般無疼痛,隻有肛門局部略有腫脹感,行走時可加重。

  若外口封閉,瘘管存積膿液,或糞便進入瘘管,則會疼痛加重或排糞時疼痛加重,而内盲瘘則常感直腸下部和肛門部灼熱不适,排糞時疼痛加重。

  4、硬結或瘢痕

  由于瘘管壁及瘘口的反複刺激,使纖維組織增生,在管壁和瘘口形成質韌的結締組織,常表現為瘘管周圍皮膚變色,表皮脫落,凹陷變形,觸及條索狀硬結通向肛門内。

  5、流膿液

  流膿不絕,久不收口,為肛瘘的特征之一,一般剛形成的或急性炎症期流膿較多,而且有臭味,色黃而稠,到慢性期後膿水漸少,或時有時無,呈間歇性流膿液。

  有的膿液稀談或呈米泔水樣分泌物。如果膿液已少而又突然增多,并伴有肛門部腫痛,常表示有急性感染或有新的分支形成。

  6、腫痛

  肛瘘的前期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肛瘘一旦暢通時,一般疼痛明顯減輕,僅有局部墜脹感,假如外口自行閉合,膿液積累,則局部脹痛明顯。

  有時會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若潰破後膿水流出,症狀可迅速減輕或消失。

  7、增生

  瘘管的外口經常受炎性分泌物的刺激,引起瘘口乳頭樣結締組織增生。肛瘘發生初期增生不明顯,時間一長就會有乳頭樣增生出現。

  8、肛門濕癢

  肛瘘不斷溢出膿液刺激肛門周圍皮膚,時間一長可出現瘙癢,并可引發肛門濕疹。肛門部不能靜養,膿腔不易粘合:排糞、排尿時,因括約肌收縮或因炎症刺激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括約肌經常處于痙攣狀态。

  以上都是關于肛瘘發作時出現的症狀,肛瘘不但給患者帶來諸多生活上的不便,還讓患者的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所以,一旦得了肛瘘,一定要及時到專業治療肛腸的醫院接受診斷治療,把握最佳治療時期,擺脫肛瘘帶來的傷害。

  肛瘘的治療方法

  肛瘘是人們的常見病,可以由許多原因導緻的,而且會有肛門疼痛,肛門瘙癢等症狀,這會影響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人們要及時診斷肛瘘,那麼,人們怎麼診斷肛瘘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下人們診斷肛瘘的六大方法。

  一、觸診

  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繩狀硬條,由外口行向肛門,用指按壓,有膿液由外口流出。

  二、全身檢查

  肛瘘雖然表現為局部病變,但也與全身情況或某些疾病相聯系,絕不能忽視全身檢查。

  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生肛瘘,往往為結核性肛瘘,且術後創口愈合較慢;骶髂骨結核患者發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結核所引起的;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因并發肛門膿腫,破潰後形成肛瘘等。

  對複雜性肛瘘更應注意全身檢查,必要時作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并注意血沉、血象變化。或進行肛門括約肌功能測定。

  對某些可疑病例,還應作活組織病理檢查,以确定肛瘘的性質,并要特别觀察有無癌變。

  三、望診

  可見外口常在肛門周圍皮膚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圍皮膚因膿液刺激,常有脫皮發紅,有時有肉芽組織由外口内突出。周圍皮膚紅紫色,多為結核性瘘管。

  四、直腸指檢

  常在肛管後側、齒線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結,有輕微壓痛,即是原發内口。

  五、确定瘘道主體與支體的變化

  在肛瘘檢查中,不能單純從内口的數目,或瘘管是直的還是彎曲的,或者從病變的一個平面上了解病變的全貌;有時從肛門外部看,僅一個外口,症狀也不明顯,但可能是瘘管很深。

  内口尋求比較困難的複雜性肛瘘;有時瘘外口較多,肛門皮膚病變較大,但其主管很低,屬于容易處理的簡單肛瘘。因此對肛痿的診斷要具體細緻。

  六、确定瘘管的深度與括約肌的關系

  由于肛瘘的管道通過外括約肌和肛提肌,有時管道在内括約肌之間走行,手術中切開管道,必然要切開有關的括約肌。

  特别是通過肛門直腸環的瘘管,切開肛門直腸環,術後會引起肛門失禁。因此在檢查中必須弄清瘘管走行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

  綜上所述,以上内容講述的是人們診斷肛瘘的六大方法,可以讓人們更好的診斷肛瘘,還能及時治療肛瘘,肛瘘的人們還要選擇合适的方法治療,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直腸指診

  在内口外有輕度壓痛,少數可扪到硬結。

  2、亞甲藍染色法

  白濕紗布塞入肛管及直腸下端,通過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亞甲藍1~2ml,然後取出肛管内紗布,根據紗布上有無亞甲藍染色及染色部位來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針檢查

  用探針通過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術時麻醉下進行,如操作不當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線攝片可觀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複雜性肛瘘及蹄鐵形肛瘘的診斷。Yang1993檢查臨床疑有肛管直腸膿腫或瘘管17例,6例臨床上疑有膿腫,肛管超聲AUS檢查也有膿腫表現;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臨床常規檢查未能發現。

  5、肛管超聲

  對括約肌間瘘有時有确診價值,但無法确診括約肌外瘘及經括約肌瘘。

  肛瘘的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

  肛瘘的治療原則需根據肛裂發生的機理,以及肛瘘的解剖結構制訂。

  1、清除内口:手術時要找到原發的内口,并把感染的肛窦、肛門腺及其導管切除幹淨,這是肛瘘治療的關鍵。

  2、處理好瘘管及支管、死腔:要把瘘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幹淨,以免術後複發。

  3、保留肛管直腸環:肛瘘手術時,應明确診斷,查明内口及瘘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腸環,以維持正常的肛門括約功能。

  在具體手術操作中,一定要仔細尋找到内口,并防止切斷肛管直腸環。

  治療方案

  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複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将瘘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愈合。

  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瘘的複發。

  瘘管切開術

  是将瘘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因瘘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刀開後隻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後肛門失禁。

  手術在骶管麻醉或局麻下進行,患者側卧位或截石位,首先由外口注入美藍溶液,确定内口位置,再用探針從外口插入瘿管内.了解瘘管的走行情況及與括約肌的關系。

  在探針的引導下,切開探針上的表層組織,直到内口。刮去瘘管内的肉芽組織及壞死組織,修剪皮緣,使傷口呈内小外大的v形創面,創口内填入油紗布,以保證創面由底向外生長。

  挂線療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瘘的方法。适用于距肛門3-5cm内,有内外口低位或高位單純性肛瘘,或作為複雜性肛瘘切開、切除的輔助治療。

  被結紮肌肉組織發生血運障礙,逐漸壞死、斷開,但因為炎症反應引起的纖維化使切斷的肌肉與周圍組織粘連.肌肉不會收縮過多且逐漸愈合、從而可防止被切斷的肛管直腸環回縮引起的肛門失禁。

  手術在骶管麻醉或局麻下進行,将探針自外口插入後。循瘘管走向由内口穿出,在内口處探針上縛一消毒的橡皮筋或粗絲線.引導穿過整個瘘管,将内外口之間的皮膚切開後紮緊挂線。

  術後要每口坐浴及便後坐浴使局部清潔。若結紮組織較多,在3-5天後再次紮緊挂線。一般術後10-14天被紮組織自行斷裂。

  1、方法

  ⑴側卧位,先在探針尾端縛一橡皮筋,再将探針頭自瘘管外口輕輕向内探入,在肛管齒線附近處找到内口;然後将食指伸入肛管,摸查探針頭,将探針頭彎曲,從肛門口拉出。注意在插入探針時不能用暴力,以防造成假道。

  ⑵将探針頭從瘘管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經過瘘管外口進入瘘管。

  ⑶提起橡皮筋,切開瘘管内外口之間的皮膚層,拉緊像皮筋,緊貼皮下組織用止血鉗将其夾住;在止血鉗下方用粗絲線收緊橡皮筋并做雙重結紮,然後松開止血鉗。切口敷以凡士林紗布,術後每天用熱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并更換敷料,一般在術後10d左右,肛瘘組織被橡皮筋切開,2~3周後創口即能愈合

  2、本法優點

  ⑴手術簡單,操作快,出血少。

  ⑵在橡皮筋未能脫落時,皮膚切口一般不會發生“架橋”。

  ⑶換藥方便。

  3、保持挂線成功的要點

  ⑴要準确地找到内口,一般在探針穿出内口時,如不出血,證明内口位置多正确。

  ⑵傷口必須從基底部開始,使肛管内傷口先行愈合,防止表面皮膚過早粘連封口。一般橡皮筋在7~10d可以脫落。若10d後還不脫落,說明結紮橡皮筋的絲線較松,需要再緊一次。

  肛瘘切除術

  切開瘘管并将瘘骨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于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填人油紗布,使創而由底向外生長至愈合。适用于低位單純性肛瘘。

  1、正确探查内口

  

  

  尋找内口的操作與挂線療法相同,探得内口後,将探針拉出肛門外,如瘘管彎曲或有分支,探針不能探入内口,則由外口注入1%美藍色素溶液少許,以确定内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針探查,将管道逐步切開,探查,直至探到内口為止。如仔細探查仍不能找到内口,可将疑有病變的肛窦作為内口處理。

  2、切開瘘管并充分切除邊緣組織

  切開瘘管的全部表淺組織,由外口到内口及相應的肛管括約肌纖維。瘘管切開後應檢查有無支管,如發現也應切開。

  瘘管全部切開後即将腐爛肉芽組織搔刮幹淨,一般不需要将整個瘘管切除,以免創面過大。最後修剪傷口邊緣,使傷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于傷口深部先行愈合。

  3、肛管括約肌切斷

  術中應仔細摸清探針位置與肛管直腸環的關系,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下方進入,雖全部切開瘘管及大部外括約肌及相應内括約肌,由于保存了恥骨直腸肌,不緻引起肛門失禁。

  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上方進入直腸如括約肌上肛瘘,括約肌外肛瘘,則不可做瘘管切開術,應做挂線療法或挂線分期手術。

  第一期将環下方的瘘管切開或切除,環上方瘘管挂上粗絲淺,并紮緊。第二期手術俟大部分外部傷口愈合後,肛管直腸環已有粘連固定,再沿挂線處切開肛管直腸環。

  瘘管切開後,其後壁肉芽組織可用刮匙刮去,一般不必切除,以減少出血和避免損傷後壁的括約肌。切除瘘管組織應送病理檢查。

  4、傷口處理

  術後傷口的處理往往關系到手術的成敗,關鍵在于保持傷口由基底部逐漸向表面愈合。每日更換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後進行,傷口内填充敷料逐漸減少,直到肛管内創口愈合為止。每隔數日做直腸指檢可以擴張肛管,更可防止橋形粘連,避免假愈合。

  治療肛瘘的中醫偏方

  1、内治法

  ①下焦濕熱

  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裡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稠厚,伴有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藥:黃柏15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滑石15克。木通10克、大黃0克、山栀10克、革褲1D克、蒲公英30克、蚤休30克、丹皮15克。

  ②濕毒蘊結

  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于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幹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幹,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藥:柴胡15克、龍胭草15克、生大黃10克、蘆荟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黃柏15克、山栀10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木通10克、車前子包15克、地丁30克。

  ③陰虛火旺

  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幹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幹,脈細微數。

  治法:澈陰清熱除墨。

  方藥:青蒿15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鼈甲先煎30克、蒼白術各1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胡黃連15克、山藥15克、澤蘭瀉各15克、丹皮15克、甘草5克、夏枯草1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藥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2、外治法

  ①外蕉洗法

  炎症期:生大黃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百部60克,煎水薰洗。

  ②外敷藥

  蕉洗後,先用藥撚或藥丁插至瘘管口再後退少許,外敷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紅升丹等,外蓋滅菌敷料固定。隔日換藥1次。

  治療肛瘘的食療偏方

  1.百合茯苓粥

  組成:百合30克,茯苓30克。

  用法:百合洗淨,粳米淘淨備用。茯苓洗淨,紗布包紮,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10分鐘,撈去藥袋,加百合、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滋陰清熱利濕。

  主治:肛瘘屬虛證,大便不暢,膿稀,胃納差,舌淡苔薄者。

  來源:民間驗方。

  2.松子米粥

  組成:松子仁10克,粳米50克。

  用法:松子仁洗淨,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滋陰潤腸。

  主治:肛瘘屬虛證,大便不暢,膿稀,氣短者。

  3.牡蛎肉麻仁飲

  組成:牡蛎肉20克,麻仁10克。

  用法:牡蛎肉洗淨,切成小塊,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黃酒少許,加麻仁,急火煮沸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濾渣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滋陰潤腸通便。

  主治:肛瘘屬虛證者。

  來源:民間驗方。

  4.金銀花綠茶

  組成:金銀花5克,綠茶5克。

  用法:金銀花洗淨,置杯中,加綠茶,開水沖泡,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肛瘘屬實證早期,大便幹結,小便赤、口幹發熱者。

  治療肛瘘的藥膳偏方

  1.菊花蒲公英飲

  組成:菊花10克,蒲公英20克。

  用法:菊花、蒲公英洗淨,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3分鐘,改文火煮20分鐘,去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肛瘘屬實證,見有大便幹、小便赤、發熱、肛紅腫者。

  來源:譚興貴,等.百病食療方.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56

  2.冬瓜苦瓜飲

  組成:冬瓜50克,苦瓜50克。

  用法:冬瓜洗淨,切成小丁;苦瓜洗淨,切成小塊。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10分鐘,濾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通便。

  主治:肛瘘屬實證,伴大便幹結,小便赤短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甯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567

  3.綠豆薏仁米粥

  組成:綠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

  用法:綠豆、薏苡仁分别洗淨,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肛瘘屬實證,肛門腫痛,膿腫稠厚,大便幹結者。

  4.蜂蜜核桃仁

  組成:蜂蜜20克,核桃仁50克。

  用法:核桃仁洗淨,焙幹,研成細末,加蜂蜜調和,分次食用。

  功效:滋陰活血。

  主治:肛瘘屬虛證,肛門脹痛,膿稀,大便不暢,神乏氣短者。

  5.馬齒苋郁李仁飲

  組成:馬齒苋30克,郁李仁30克。

  用法:馬齒苋、郁李仁分别洗淨,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鐘,文火煮30分鐘,濾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通便。

  主治:肛瘘屬實證,.大便幹結,膿腫稠厚,舌紅苔幹者。

  來源:民間驗方。

  肛瘘的注意事項

  術後患者不宜禁食,應給軟質普食,不要由于恐懼大便時疼痛而禁食或少食,隻有正常飲食,才能保持大便正常,才能使肛門括約肌有效地收縮與擴張,防止肛門狹窄。

  忌食有刺激性的食品,如酒類,辣椒、大蒜等辛熱之品。由于辛熱之品易使腸胃産生濕熱,濁氣瘀血下注于肛門而複發。

  多食蔬菜水果,如蘋果、香蕉、梨等。加強腸蠕動而通利大便,調整胃腸氣機。

  宜食蜂蜜,逐日清晨空腹服蜂蜜一杯,其有清熱補中,潤燥滑腸,為通調大便之佳品。

  宜食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韭菜等。由于此類粗纖維食品,有加強腸蠕動促進排便作用。過早食用,産生的大便對肛門摩擦過多,不利于傷口愈合。

  宜食動物脂肪類食品,豬大腸有以腸補腸之功,不宜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大量食用蛋白質後,一些未消化吸收的殘留蛋白質,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産生大量的氣體,易形成腸脹氣,使患者腹張不适,并使腸蠕動減弱,形成便秘,當用力排便或下蹲過久,輕易使直腸肛門瘀血而發生疼痛、出血,甚至使肛瘘複發。

  肛瘘要注意的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

  2、飲食中應富含纖維素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品,不飲烈酒。

  3、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不用力過猛,不要養成排便時看書、看報的習慣。

  4、注意肛門清潔、幹燥,便後用溫水清洗,必要時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次15-20分鐘,水溫保持在40-50度為好。

  5、内痔主要表現為出血,有時便後可脫出肛門,一般可自行回納,不能自行回納的可用手輕托入肛門内。

  6、肛裂的病人必須軟化大便,必要時可口服輕瀉劑或石蠟油,疼痛嚴重可局部熱敷,塗消炎止痛油膏,不能緩解的宜行擴肛治療或手術切除。

  7、肛漏及肛旁膿腫要及時治療,并耐心堅持至治愈為止。

  8、如有便血應來醫院檢查,以明确診斷,不要自己以為是痔瘡而延誤了其他嚴重疾病的診斷。

  如何預防肛瘘

  由于人肛門直腸部血管回流無靜脈瓣,極易在人體下部的肛門直腸部發生血液淤積,加之大便無定時,便秘、久蹲、排便用力,嗜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大量飲酒。

  生活無規律,久坐久立,都可緻肛門直腸部位靜脈曲張、迂曲、增生形成痔瘡。

  肛瘘的發病原因通常是由于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者是切開引流後,未徹底愈合而形成,少數因結核形成。

  為了保護您的身體健康,做好肛瘘的預防是尤為重要的。以下為您介紹預防肛瘘的七點方法。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

  

  

  因為肛瘘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于油膩飲食,可以内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蔔,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對經久不愈的肛瘘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2、及時治療肛窦炎

  治療肛窦炎可以避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瘘。

  3、肛門灼熱不适

  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4、防治便秘和腹瀉

  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幹結容易擦傷肛窦,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窦炎的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

  5、積極治療

  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6、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7、積極防治便秘與腹瀉

  便秘時積存在直腸内的糞塊易堵塞肛隐窩緻急性肛隐窩炎,最終将形成肛周膿腫,此外,大便幹燥硬結,在排便時易擦傷肛隐窩引起肛周感染,腹瀉日久,也可刺激肛隐窩發炎,稀便也易進入肛隐窩,誘發肛周感染。

  肛瘘患者的保健措施

  生活中很多人已經發病而不自知,認為便秘、痔瘡是小事。但事實上,痔瘡是可以自己感知和判斷的,特别是上述特殊人群,更要随時注意大便的情況。

  如果大便時感覺疼,可能是得了肛裂、炎性外痔、肛窦炎等;如果紅腫不能碰則可能是得了肛周膿腫。

  如果有膿性分泌物則可能是形成了肛瘘,若肛門發癢還伴有分泌物則是肛門濕疹;如果大便時出血很可能是内痔,但倘若便後血的顔色晦暗,每天大便次數增加還伴有體質下降就有可能是直腸癌。

  另外,一般人的肛門多有軟質皮贅,短時間内如果皮贅突然增大并有壓痛感就可能是血栓外痔或炎性外痔。

  首先,術後飲食一定要清淡

  肛瘘患者術後休養期間要多吃富含蛋白質食物。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熱氣上火的食物。

  特别是辣椒和白酒。在飲食上還應該少吃牛羊肉以及海鮮。同時要保持肛門清潔和大便軟化,這對于傷口愈合很關鍵的。

  其次,多吃富含維生素食物

  肛瘘患者術後應多吃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蔔、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

  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瘘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于油膩飲食,可以内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對經久不愈的肛瘘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最後,避免油膩食物

  肛瘘患者術後不要吃太多油炸速食等易上火的食物。要多喝水,重要的是要調理腸道功能,可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谷物蔬菜等食物,調理腸道功能。

  能夠增強腸動力和腸蠕動的協調性,促進腸壁的收縮運動,調節腸道微生态,糾正腸功能紊亂,有改善便秘和養護腸道的作用。

  肛瘘這種疾病的治療是建立在患者的疾病基礎之上的,想要知道怎麼護理好肛瘘的患者,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患者的疾病治療知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的護理好肛瘘的患者。

  結語:通過上述對于肛瘘的講解,大家也應該知道了好多對付肛瘘的偏方了吧。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偏方,還是相當有用處的,可以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們。希望小編的介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