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讀者發來一封投稿信:
你好,我是小小,今年27歲,剛結婚沒多久,這幾天洗内褲的時候,總發現内褲上有血迹,可是“大姨媽”才走沒多久啊。
我上網查了一下,說啥的都有,什麼子宮肌瘤、宮外孕、炎症,甚至宮頸癌,這也太可怕了,我這是什麼情況啊?應該怎麼辦?
平日裡,像小小這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明明沒來大姨媽卻有出血,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正常經期出血是怎樣的?
一般來說,正常經期出血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周期正常:一般來說以21-35天為一個周期,平均28天。
2、經期正常:一般在3-7天左右,平均4-6天。
3、經量正常:一次“大姨媽”的總出血量大概在20ml-60ml之間,如果超出80ml,則為經量過多,如果少于5ml為經量過少。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上述這3點條件,估計一下自己的經期出血是否正常,如此長期處于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非經期出血,不排除是這9種情況經期出血為月經,屬于正常生理現象,而非經期卻有出血的情況,大多時候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要提高警惕,尤其小心以下6種疾病:
1、功能性子宮出血
最為常見的一類非生理期出血狀況,中醫裡将這種狀況稱為“血崩”,與神經内分泌異常引發的非器質性病變有關,患者常有經量變多、周期延長等月經紊亂現象。
2、異常妊娠
如果處于備孕期女性,不是經期内卻來了“大姨媽”,則要警惕異常妊娠,如宮外孕,也就是受精卵着床于子宮之外,在流産前通常有少量陰道出血、停經、劇烈腹痛等情況;此外,早期流産、葡萄胎也可能導緻陰道出血。
3、婦科炎症
如果在親密接觸後出現陰道出血,屬于接觸性出血,這種情況要警惕婦科炎症,比如陰道炎,具體表現為陰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白帶呈黃或黃綠色,陰道和外陰伴有瘙癢和灼燒感。
此外,宮頸炎也會引發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黃色或呈膿性)、腰痛腹痛等症狀。
4、子宮内膜息肉
也是女性高發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為子宮内膜局部過度增生引起的,具體可表現為宮腔内有單個或多個光滑腫物、不規則陰道流血、白帶異常且可帶有血絲、腹痛等表現。
如不及時治療,息肉長到一定程度可阻礙精子進入宮腔,從而妨礙受精卵着床或影響胚胎的發育,導緻女性不孕。
5、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也可導緻“大姨媽”在非經期來拜訪,其主要是因為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形成的,發病後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子宮出血,具體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
此外,患者還有白帶增多的情況,當肌瘤發生潰瘍、感染、壞死時,則産生血性或膿性白帶。
6、子宮癌
子宮癌是非常高發的一類惡性腫瘤,與早婚早育、多産未育、不孕、性生活紊亂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後也會出現陰道流血,具體表現為不規則的月經周期、月經增多、經期延長、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
此外,陰道排液也是比較多見的一大表現,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如果腫瘤侵及宮腔,可引起宮腔積膿,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
除了上述這些疾病因素可導緻“大姨媽”在非經期來訪外,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引起異常出血,比如服用緊急避孕藥,會引起體内激素水平不穩定,也可導緻經期延長或提前、陰道出血等情況。
或者處女膜破裂,女性初次進行房事,處女膜被頂破而形成裂口也會出現陰道出血。
另外,女性剛上節育環期間,可能使纖維蛋白自溶酶活性增高,緻纖維蛋白溶解,也會出現經血增多或不規則出血的情況,但量一般不多,如果超過3個月還有出血狀況,則考慮要出環。
可見,導緻女性“大姨媽”非經期來訪的原因有很多,有疾病因素導緻的,也有非疾病因素導緻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找出具體的原因,然後針對性解決。
面對假的“大姨媽”,該如何應對?對于陰道不規則出血,女性先不要着急,要保持冷靜,然後注意以下4點:
1、先回想一下是第一個月出現,還是已經連續數月如此,明确自己的病情。
2、如果已經多次出現,要及時去醫院排查,是不是疾病因素引起的,然後對針對性治療。如陰道炎引起的,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口服和局部用藥,但是因為每個患者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具體使用哪種藥物還需醫生因人而異。
3、如果出血量較多,建議及時到醫院救治,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4、切記不要慌亂,也不要聽信網絡謠言然後病急亂投醫,在網上盲目購藥使用,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往往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浪費金錢,還加重病情。
總結:很多時候可能看着是來了“大姨媽”,其實不是,而是一些疾病引起的陰道出血,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擦亮眼睛,學會辨别,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月經量少?你可能來了假的“大姨媽”》.人民網.2019-08-30
[2]《沒來“大姨媽”卻出血?當心是5種疾病在“搗鬼”!女人需警惕》.婦産科劉丹醫生.2021-07-25
[3]《這6種非經期出血要特别小心!》.知乎.陳俊蘭.2017-11-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