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自我排查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自我排查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22:40:3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自我排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篩查四步法)1

1.篩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診斷主要為排除性診斷,對疑似患者,必須仔細進行下肢檢查後診斷,無症狀的患者不能排除診斷。臨床上,診斷應依據患者症狀 、體征和一些輔助檢查。

常規檢查項目

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須接受針刺覺、溫度覺、音叉震動覺(128 Hz音叉),大拇趾遠端10克尼龍絲觸壓覺及踝反射檢查。研究顯示,兩種及兩種以上檢查結合的診斷敏感性大于 87%。

10 克尼龍絲檢查顯示患者觸壓覺喪失和震動覺下降,可以預測足潰瘍風險較高,同時注意患者足部潰瘍,硬繭、變形及鞋襪檢查。

鑒别診斷

須與慢性格林巴利綜合征、維生素B12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尿毒症性周圍神經病鑒别。結合患者典型症狀,遠端感覺喪失及反射消失,即使無症狀也應高度懷疑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以運動為主的異常嚴重的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且逐漸發展,應該考慮慢性格林巴利綜合征或椎 管 狹窄。不能将糖尿病患者出現的神經病均 認為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四步法篩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第一步:詢問病史,既往是否患有糖尿病。

第二步:無論是否有症狀,篩查所有年齡≥40 歲的糖尿病患者,判斷其是否存在周圍神經病的臨床症狀和體征。

第三步:對篩查結果為陽性的患者,行電生理檢查和臨床評估。

第四步:安排疑似周圍神經病的患者複診,以确定診斷。對确診患者,定期随訪并制定預防和治療方案

2.症狀:與受累神經類型相關

受累神經粗細與症狀相關

慢性感覺障礙最常見症狀為疼痛,發生率高達50%。感覺障礙的程度與受累神經纖維粗細有關,如果患者以細小神經纖維受累為主,則表現為各種形式的疼痛,如鈍痛、燒灼痛、刺痛、刀割樣痛,晚間加劇。

如果患者以粗大神經纖維受累為主,則表現為肢體的位置覺與振動覺障礙,患者出現走路與站立不穩,踩棉花樣的感覺、站立地面時有異樣感覺以及用手翻書困難等症狀。

心髒自主性神經病增加患者死亡率

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最常見臨床表現為:靜止性心動過速、運動不耐受、直立位低血壓、便秘、胃癱、汗腺分泌功能障礙及神經血管功能損害。

心髒自主神經病是緻死性的,詢問病史及常規體檢對疾病早期篩查并不敏感,需要無創檢查的幫助。常用心率變化次數、瓦爾薩爾瓦檢查和位置性血壓檢測評估心血管自主神經系統功能。

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評估方法

心率變化次數

對靜止心率>100 次/分的患者,醫生在其呼吸頻率>6 次/分時,通過心電圖監測靜止和仰卧時的患者心率變化,如果患者心率變化>15次/分,則提示自主神經功能正常;如果患者心率變化1.2。迷走神經功能障礙患者的最長與最短R-R間期比值降低。

站立時收縮壓反應

患者在仰卧和站立 2 分鐘後,分别接受收縮壓測量。健康人的血壓下降值30

mmHg則提示自主性神經功能障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