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夏季亦需補 食療有妙招

夏季亦需補 食療有妙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8 12:10:50

  夏天天氣炎日,夜間空調溫度調的太低,或是吃冷飲太多,則會引起腹瀉,當腹瀉時我們該怎麼辦?同時如何預防空調病,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小編收集了不少關于夏日飲食應對腹瀉,空調病的食療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亦需補 食療有妙招

  “進補”作為養生學中的一個概念,大家并不陌生。然而,當提到進補的季節時,很多人容易走入“夏季無需進補”的誤區。其實,按照我國傳統中醫養生四季五補理論來說,進補并無時節限制,有虛則應補。

  入夏之後,氣候炎熱,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暑熱使人口渴嗜飲,汗多膚燥,機體代謝加快,能量與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此時更需要對身體進行保養。在進補的時候,應當“适症适量”,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補品,補品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應恰到好處。成都德仁堂禦膳宮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行政總廚蔣勇先生以“辨證施食”為原則,為各類人群打造出不同的夏日進補食療套餐。

  兒童篇——健脾養胃

  小朋友由于自身消化功能較差,容易飲食不化,加之夏季來臨,孩子大多貪涼,喜吃冰激淩、喝冰鎮飲料等,就愈發加重脾胃負擔。因此,兒童夏季養生應從健脾養胃入手。

  參芪鯉魚煲

  【食材】鯉魚一尾,黃芪20克,沙姜、蒜子各25克,黨參、海鮮醬、澱粉備10克,食鹽适量。

  【做法】用冷水将黃芪、黨參潤發,再以清水煎煮,取汁待用。鯉魚砍成條,加食鹽碼味,和上千澱粉,下鍋煎炸至魚皮酥黃後撈出待用。蒜子入鍋翻炒至出香味後,撈出待用。海鮮醬、沙姜、蔥下鍋翻炒,炒香後加入高湯,然後加入蒜、黃芪、黨參、鯉魚、參芪汁共燒煮,待鯉魚自然入味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點評】細嫩入味,醬香濃郁。有補中益氣固表之效,特别适用于小兒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等症。

  健脾粥

  【食材】粳米100克,白扁豆、芡實、薏仁各10克。

  【做法】将白扁豆、芡實、薏仁淘洗幹淨後,上籠蒸軟。然後與粳米同熬,熬至濃稠狀即可。

  【點評】粘稠清香,微甘無苦。有補脾和中,化濕消署之效,特别适用于夏日署濕傷中,脾胃不和,嘔吐腹瀉的兒童。

  女士篇——滋陰潤膚

  夏季火旺熱盛,而女性乃陰柔之體、以血為本,故最易損傷體内陰血津液,導緻肌膚幹燥,面色無華,因而此時女性飲食當以滋陰生津、補益精血為主。

  參麥甲魚

  【食材】甲魚1隻,西洋參、麥冬、茯苓、生姜各15克,松茸、浮小麥各50克,食鹽适量。

  【做法】将西洋參、麥冬、茯苓、浮小麥和松茸以清水潤發,甲魚宰頭去尾、鼈血放盡。用清水将甲魚煮開,撈出後洗淨血泡,再加入高湯,與潤好的中藥材一起煨,待甲魚殼軟化時加入适量鹽,即可出鍋食用。

  【點評】形體完整,湯鮮肉醇。有養陰補血,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效。尤其适用于陰虛血弱、氣血不調的女性。

  玉冬杞醬山藥

  【食材】鮮山藥1000克,玉竹、麥冬(去兩頭、芯)、枸杞各8克,煉蜜5克。

  【做法】将玉竹、麥冬、枸杞以冷開水潤發後,放入榨汁機鮮榨,去渣取汁,然後與煉蜜調勻。将山藥煮好,切成花狀或條狀,均勻淋上玉冬杞醬即可。

  【點評】清香可口,爽脆帶甜。有消渴生津,益脾養血之功效。可滋潤皮膚及皮毛,具有獨特的健美養顔效果。

  男士篇——養護肝腎

  男士多嗜酒,特别是炎炎夏季,更是钏愛冰鎮啤酒,但大量飲用啤酒會使胃黏膜受損,并影響肝腎功能,男士的飲食調理應養護腸胃,益肝強腎。

  杜仲腰花

  【食材】豬腰1對,黑木耳、冬筍片各50克,杜仲15克,枸杞5克,生姜、蒜子各25克,馬耳朵蔥、雞粉及食鹽适量。

  【做法】以清水将杜仲、黑木耳、冬筍、枸杞潤發。腰花片成兩半,去掉腰臊,切成十字花刀狀,加生澱粉碼味,冬筍、生姜、蒜切片備用。杜仲洗淨後加鹽翻炒去其柔質,然後加水煎汁,取汁備用。熱鍋寬油,油溫六成熟時,倒入腰花爆炒至翻花狀,再加入潤好的中藥材以及杜仲汁共炒,随後加入蔥姜蒜炒香,再加适量食鹽即可出鍋。

  【點評】味鮮肉嫩,滑脆爽口。有補肝腎,降血壓之功效。适用于腎虛腰痛,雙腿常軟,頭目弦暈及尿頻人士。

  童參生地牛髓盅

  【食材】牛脊髓250克,太子參30克,生地15克,高湯800毫升,姜、蔥各3克。

  【做法】将太子參、生地以清水洗淨、潤發,切成片。牛脊髓加姜蔥下鍋穿水至斷生時,将其撈出切成小段。加入高湯及潤好的藥材,分量放入小盅,以大火旺氣蒸2~3個小時。

  【點評】湯清味淡,入喉回香,有補精潤肺,壯陽助腎之效,适于腎氣不足,體虛乏力之人食用。

  老人篇——生津益氣

  步入老年後,人體津液虧損,形體虛弱,身體抵抗力下降。此間膳食調理方面,需以生津益氣、增強體質為主,同時,由于夏季津液耗損嚴重,人體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調理日丐需注意兼顧。

  決明子山楂藿香茶

  【食材】決明子、山楂、藿香适量。

  【做法】抓取決明子、幹山楂、藿香适量,以開水沖泡5~8分鐘即可。

  【點評l酸甜适中,清潤芳香。有清署避濁,醒脾利濕之效,老年人常飲此茶,可補氣益胃,生津止渴,防止中暑。

  石斛杭菊絲瓜炖水鴨

  【食材】麻鴨1隻,絲瓜250克,石斛、生姜各15克,杭菊4克,食鹽适氧。

  【做法】将石斛以清水潤發,絲瓜切成條狀,水鴨與姜、蔥共同穿水,撈出水鴨,洗淨血泡。再把水鴨、石斛、絲瓜一起放入高湯中炖煮2小時,出鍋前20分鐘加入菊花同熬,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适量食鹽凋味即可。

  【點評】湯醇肉鮮,脫骨易吃。此品滋肝益氣,補而不燥,特别适合體質虛弱,腸胃功能退化的老年人食用。

  夏季腹瀉 3個妙招輕松應對

  妙招1:腹瀉時應多喝白開水,以補充液體。

  專家點評:光喝白開水是不夠的,因為急性腹瀉時不僅丢失了大量水分,還丢失了電解質,因此在治療期間需要兩者同時補充。

  正确方法是:若腹瀉不太嚴重,可自己在家按以下方法配制口服補液:①米湯口服液:米湯500毫升,鹽1.75克(約半啤酒瓶蓋);②糖鹽水:白開水500毫升,鹽1.75克,白糖10克。用法與用量:可選擇以上任何一種液體,按每千克體重20~40毫升,4小時内服完,以後酌情補充。若腹瀉較重,應去醫院治療,按醫囑服用醫院配好的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蔗糖40克,加水1000毫升)。

  妙招2:腹瀉期間可吃大蒜殺菌。

  專家點評:生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經常食用生大蒜對腸道有害菌可起到抑制和殺滅作用。但急性腸炎期出現腹瀉後,不宜吃大蒜,因為腸道發生急性炎症時,局部組織充血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大量體液進入腸腔,若此時再進食大蒜等辛辣食物,可加重對腸壁的刺激,促使腸壁進一步充血水腫,從而加重腹瀉。

  正确方法是:發生急性腹瀉時不宜吃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防腹瀉,應該在未病之時服用。

  妙招3:腹瀉好轉後得多吃點,把損失的營養成分補回來。

  專家點評:雖然腹瀉好轉了,但人體還處于恢複期,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要特别注意節制飲食,應避免過早進食肥肉、油炸食物、生冷堅硬食物及多纖維素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等。菜肴要容易消化、富含營養,随着病情的好轉,逐步擴大進食範圍。

  正确方法是:在腹瀉恢複期采用食療方法,可加快患者康複的步伐。①姜茶飲:取幹姜絲、綠茶各3克,沸水沖泡約15分鐘,不拘時頻飲。尤适宜寒濕腹瀉、腸鳴腹痛、胃脹食少者,而舌苔黃有熱者忌服。

  ②醋蛋炒瓜葉:将鮮黃瓜葉30克洗淨切碎,打入2個雞蛋攪勻,放入鍋中幹炒至熟時,加入米醋10毫升即可,每日1次。尤适宜濕熱洩瀉、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大便黃褐而臭、肛門灼熱者。

  ③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鍋中幹炒至溢香時加水适量,煮粥服用。尤适宜腹瀉伴飲食積滞、食欲不佳者。

  ④山藥蛋黃粥:将山藥500克搗碎,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煮沸約2分鐘時,調入雞蛋黃2個,再沸即可,1日内分次空腹溫服。尤适宜脾虛腹瀉者。

  預防空調病 飲食有講究

  炎炎夏日,氣溫不斷攀升,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不少怕熱的人提前感受到了空調病的厲害。連日來,發燒、呼吸道感染和拉肚子、急性腸胃炎等患者猛增,其中超過半數的患者都與頻繁使用空調有關。

  專家建議,做好膳食調節比吃藥預防空調病效果更佳。

  預防夏季空調病,在正确合理使用空調的同時,還要保持合理膳食和适量運動。盡量少吃生冷食品,每日飲用不少于8杯溫開水或茶水。

  同時,由于夏季出汗較多,汗液中排出最多的是賴氨酸,賴氨酸多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因此要适量吃些肉和蛋。如果人體蛋白質流失過多或攝入不足,可導緻人易疲勞、體重減輕、皮膚幹燥、肌肉萎縮、水腫、抵抗力降低等。

  此外,飲食應以開胃、清淡的食物為主,可以适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蔬菜和水果不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可補充大量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姜湯不可過淡或太濃,還可在姜湯中加适量的紅糖。

  姜絲紅糖水有活血化淤、調經止痛等作用,對于痛經的女性尤為适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