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在飲食上面一定要注意潤肺防燥,如果說想要更好的進補的話,就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脾胃,雖然現在天氣還不是很炎熱,但是卻已經進入了立秋時節,立秋之後,晝夜溫差會慢慢的變大,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幹燥,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有調理脾胃的湯。
立秋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荠、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幹喉痛、大便幹結的人食用。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幹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産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髒、心髒及脾胃處于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秋燥易傷肺,可适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适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立秋養生湯
一、雞蛋花沙參煲豬蹄
材料:雞蛋花20克、沙參30克(中藥店均有售),豬踭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淨。藥材稍浸泡;豬踭切塊。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半小時,調入适量的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二、紅豆陳皮湯
推薦理由:紅豆有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加入陳皮能防秋燥、提升内髒活力,增強體力。
做法:紅豆清洗幹淨放入水中浸泡好後,加入适量冰糖及一小塊陳皮,鍋中倒入适量水燒開,放入紅豆大火煮,待紅豆煮爛後,将冰糖、陳皮放入鍋中拌勻,小火焖1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時,撈出陳皮,隻喝湯食豆。
三、排骨蓮藕湯
推薦理由:蓮藕味甘,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和b1,以及鈣、磷、鐵等無機鹽,藕肉易于消化,适宜老少滋補。
做法:先将蓮藕去皮用刀背拍過後切片,排骨汆燙後備用,再将目魚幹用水沖洗後,用溫水泡20分鐘後,切片;将處理好的排骨、蓮藕、目魚幹一起放入水中,加生姜以中火煮1.5小時後,撒上點香蔥,加鹽調味即可。
四、山藥排骨湯
推薦理由:山藥補中益氣,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山藥排骨湯特别适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口味鹹鮮,可補腎養血,增強免疫力,立秋後食用,營養價值豐富。
做法:将排骨焯水後取出用清水沖洗掉浮沫,再放入鍋。 往鍋中加入切成2厘米左右的火腿,大火燒開後,再一次撇去浮沫。随後加入蔥、姜以及黨參及少量的紹酒,同時改小火,蓋上鍋蓋,炖半小時後,加入枸杞子,再加蓋炖半小時。最後 加入去皮、切成滾刀塊的山藥,大火燒開後,改中火,炖至山藥熟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五、枸杞雪梨湯
作用:這樣的湯可以起到明目、潤肺的效果。
原料:300克枸杞,225克胡蘿蔔,4個雪梨,3顆蜜棗,225克瘦肉,2片姜,适量鹽
做法:
1、隻用枸杞菜葉,洗幹淨。
2、清洗幹淨枸杞梗,将其捆成一紮。
3、将胡蘿蔔去皮,洗幹淨後将其切塊。
4、雪梨洗幹淨,切塊。
5、蜜棗洗幹淨。
6、瘦肉洗幹淨,汆燙後再将其沖洗幹淨。
7、适量水煲滾,枸杞梗、雪梨、胡蘿蔔、蜜棗、瘦肉還有姜片放入,水滾後改慢火煲大概1個半小時,枸杞梗取出,接着再将枸杞葉放入續滾大概20分鐘,下鹽調味就可以了。
下面給大家介紹了8款有潤肺調脾胃的養生湯,秋季是一個非常有利于進補的季節,但是剛剛立秋的時候還是不要馬上大量的去進步,首先還是要調理好我們的脾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