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魚學名甘鲷、銀方頭魚、白方頭魚、瓦刀魚、日本加吉、方頭魚、紅馬頭。因為頭部呈方形,魚身側扁、背部微微凸起,頭較大而高,口小,側線發達,有幾分像馬頭,故稱馬頭魚。
馬頭魚的食用禁忌-食用馬頭魚的注意事項
食用馬頭魚的注意事項
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馬頭魚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後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緻身體不适。
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馬頭魚飲用大量啤酒,會産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不宜食用馬頭魚的人群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闆減少、血友并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馬頭魚,馬頭魚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闆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肝硬化患者:肝髒硬化時機體難以産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闆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馬頭魚,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皮膚病患者: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馬頭魚是因為馬頭魚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産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複發、加重。所以皮膚科醫生視馬頭魚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馬頭魚的食用禁忌
家長應該警惕給孩子吃7種魚:鲨魚、箭魚、旗魚、槍魚、羅非魚、馬頭魚以及鲶魚。因為這些魚除了體形相對較大外,它們還是生命周期更長的食肉魚,其體内汞含量比其他魚偏高。孩子長期吃這種魚,體内汞含量很可能超标,而即便相對較低的汞水平也會影響到小兒的正常發育。
馬頭魚的做法
清蒸鮮魚
原料:
馬頭魚1尾(600克左右),香菇3朵,火腿片2片,姜片3~4片,蔥半支,酒1大匙,醬油2大匙,香油少許。
做法:
1、魚去鱗和内髒,來面切刀紋。
2、香菇泡軟切細絲,火腿片切絲。
3、除了塞入魚腹的一片姜之外,其餘切絲,蔥切二段。
4、馬頭魚放在盤中,頭、尾部分各鋪上蔥段,添加香菇絲、火腿絲、姜絲及酒。
5、把4放入冒氣的蒸籠中,以強火蒸15~18分鐘,蒸至完全熱透,除去蔥、姜。淋上醬油和香油。
烤馬頭魚
烤馬頭魚是将11-3月間捕撈的魚開膛除腸、攤平,後放在有冷風的蔭處晾成半幹後,塗上麻油烤着吃。烤馬頭魚味淡而回味無窮,吃過一次就會還想吃,是難得的高級美味。
馬頭魚的魚骨、魚皮及魚眼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體質虛弱症或病後康複期的患者也多熬粥食用。馬頭魚海帶湯也是珍品,不僅沒有腥味味道爽勁而清淡,是解酒湯的好選擇。
馬頭魚的簡介
馬頭魚屬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分布于菲律賓南部到中國、朝鮮和日本南部海區,中國沿海均産。通常栖息于水深150米以淺的砂泥底質水域。産卵期為9~12月,卵浮性。為肉食性之魚種,以小魚、蝦等,十足類、多毛類為食。是方頭魚類中生活水深最淺的一種魚。
馬頭魚學名甘鲷、銀方頭魚、白方頭魚、瓦刀魚、日本加吉、方頭魚、紅馬頭。因為頭部呈方形,魚身側扁、背部微微凸起,頭較大而高,口小,側線發達,有幾分像馬頭,故稱馬頭魚。眼上側位,眼後側有菱形斑紋。體被中型栉鱗,側線完全,高位,近直線形。體背側紅色,腹側略呈白色。臀鳍中長,邊緣淺藍色;尾鳍雙截形,滿布蠕蟲狀黃色斑紋。長達30~40厘米。品種依身體色澤分三種:有金甘鲷、紅甘鲷,白甘鲷。馬頭魚中以白馬頭魚味道最好,肉質軟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