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喝粥能滋生精液,培養胃氣,助消化。不同的粥在不同時段喝也有不同的好處,比如早上喝玉米粥能提神,晚上喝小米粥則可以一夜安眠。
早上喝一碗玉米粥,能夠讓人精力充沛。
玉米粥曾被康熙寫進禦膳房的食譜。玉米中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還含有核黃素、鈣、鎂、硒、谷胱甘肽、多種維生素(特别是維生素E)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最重要的是,玉米中谷氨酸的含量較高,腦組織隻能氧化谷氨酸,故谷氨酸可以為大腦提供能量,有效促進腦細胞的代謝。因此常喝玉米粥可起到健腦提神的功效。
晚上更适合喝小米粥,不但好消化,而且能改善睡眠質量。
小米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它能促進大腦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昏然欲睡的神經遞質——五羟色氨,使人的大腦活動受到暫時的抑制,因此容易入睡。《黃帝内經》載有的“半夏秫米湯”就是現在的小米粥,是曆代醫家治療失眠不寐的一個經典方劑。每晚熬小米粥喝,不僅睡得快、睡得香,而且第二天早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小米可單獨熬粥,也可添加大棗、紅豆、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
老人不宜天天喝粥 三餐不能總喝粥
我國有句俗話“老人喝粥,多福多壽”。人老了,消化系統衰退了,适當喝粥的确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對身體不利。
長期喝粥有以下不利因素:因為喝粥不用細嚼,缺少咀嚼會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類食物中纖維含量較低,不利于老年人排毒。
吃飯必須咀嚼,咀嚼不僅要用牙齒把飯粒細細咬碎,同時還促使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酶對澱粉也有初步的消化作用。缺乏咀嚼,唾液中的澱粉酶就不能将粥中的澱粉充分分解為麥芽糖,從而影響消化。唾液還有中和胃酸、修複胃黏膜的作用,喝粥時口腔幾乎不用分泌唾液,自然也就不利于保護胃黏膜。
老人喝粥記着加點料
人老了,消化能力随之減弱,适當喝粥利于消化吸收。白米粥做起來簡單省時,喝起來軟和好嚼,不少老人都把它當成首選,但白米粥營養太過單一,老年朋友不妨變些花樣,多往粥裡加點料。傳統觀念中,白米粥一向被視為“最養人”的食物,大米經過長時間煮制,水分含量更高,澱粉糊化更充分,也就更容易被小腸吸收。但這個特點其實是“雙刃劍”,它也會明顯升高血糖,總喝還會因為缺少咀嚼而加速咀嚼器官的退化。此外,白米粥的營養過于單一,而且其中纖維含量較低,不利于排便。其實,想要粥更養人,不妨做時加點料。
粗糧、雜糧富含膳食纖維,“粗細搭配”營養更互補,因此,熬白米粥時不妨加些粗雜糧。比如,素有“黃金主食”之稱的玉米,它含有蛋白質、核黃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有預防心髒病和癌症,延緩衰老等功能;小米也值得推薦,小米中的色氨酸可安神助眠,豐富的鐵不但可滋陰補血,還可潤燥通便;還可以放些豆類,紅豆煮熟後有淡淡甜味,其賴氨酸含量較高,适合于白米混合煮粥;紅薯營養豐富,蛋白質質量高,特别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與米面混吃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南瓜屬溫性,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适合煮粥。此外,加些山藥、芋頭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南方人喜歡用肉類煮粥,這對牙口不好的老人來說非常好。煮粥時,可用瘦豬肉、瘦牛肉、雞肉等剁成肉末入粥,或放入魚肉、蝦肉等做成海鮮粥。鑒于老年朋友多有心腦血管問題,建議多吃些“白肉”,如海鮮、雞肉,少吃些“紅肉”,如牛羊肉和豬肉。此外,還可以在粥快煮熟的時候放入些切碎的綠葉菜,鮮嫩的顔色不僅可以刺激食欲,還可以補充維生素。但要注意的是,為降低營養的流失,應盡量減少綠葉菜的熬煮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