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滞、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吃槟榔的好處,槟榔的功效,槟榔的作用
槟榔的藥用價值
槟榔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将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它是中國四大南藥之一(其它三種為益智、砂仁、巴戟),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具有消積、化痰、療瘧、殺蟲等功效,是曆代醫家治病的藥果。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
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槟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槟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饑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四曰飽能使之饑。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槟榔的藥理作用
1、驅蟲作用:
槟榔煎液有驅蟲作用,對縧蟲、蛔蟲、蛲蟲、姜片蟲、血吸蟲等皆有作用。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其驅蟲性在臨床上也得到研究證實。尤其對縧蟲有較強的驅蟲作用,這種作用可能與槟榔堿類似煙堿樣性質有關,可以使蟲體的神經系統麻痹。一般認為槟榔對豬肉縧蟲的作用最強,對短小縧蟲,闊節裂頭縧蟲及姜片蟲也有作用。體外試驗對鼠蛲蟲也有麻痹作用。
2、拟副交感神經作用:
槟榔堿與毛果芸香堿、毒扁豆堿、毒蕈堿相似,但性質穩定作用持久。對平滑肌作用最顯著适當劑量時,可以增加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有緩瀉作用,并能減輕胃腸脹氣;能使胃腸粘膜分泌亢進,随之食欲增加;能興奮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氫溴酸槟榔堿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縮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兔應用後可使冠狀動脈收縮。
3、抗病毒作用:
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4、抗真菌作用:
1:3的槟榔煎液對部分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主要成分為生物堿,尚含有縮合鞣質、脂肪及槟榔紅色素等成分。
槟榔堿是有效的驅蟲成分,對縧蟲有較明顯的緻癱作用,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堿的作用與毛果芸香堿作用相似,可興奮M—膽堿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瞳孔縮小,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同時證明槟榔中含對人體緻癌的物質。
臨床常用于蟲症、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
毒性:過量槟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
槟榔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6—15克,單用殺蟲,可用60—120克;或入丸、散。生用力佳,炒用力緩;鮮者優于陳久者。
常食槟郎能緻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英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将含煙草的槟榔咀嚼物和不含煙草的槟榔咀嚼物列入一類緻癌物名單。
緻癌原因一般認為有三方面原因。
1、槟榔含有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後形成亞硝胺類物質。比如從嚼槟榔(不含煙草)的人的唾液中檢測到三種亞硝胺類物質:3-Methylnitrosaminopropionitrile,MNPN;N-Nitrosoguvacoline,NGL;N-Nitrosoguvacine,NGC);
2、槟榔比較硬,特别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後對口腔的磨損更厲害,經常使口腔黏膜處于受損狀态,增加癌變幾率;
3、煙草(包括嚼食和吸煙)和槟榔“臭味相投”,共同促進口腔癌的形成。
槟榔不但是一級緻癌物,長期嚼食對牙齒磨耗嚴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