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川芎、當歸尾、赤芍藥、牡丹皮、蘇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調血脈;枳殼、槟榔破氣消積,疏通氣道;大黃、瓜蒌仁攻逐瘀結,潤腸通腑。且槟榔、枳殼亦助大黃攻逐;歸、芎、蘇、芍之破瘀,得利氣之品,則祛瘀之功益著。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屬攻破之劑,凡血虛無瘀者,切忌妄用。
活血散瘀湯怎麼做?活血散瘀的方法
活血散瘀的方法
中藥滋補:
丹七片,是寬胸理氣、活血化淤的上選藥物。還可以食用生三七粉,每次0.5克,每天1~2次,放入開水中沖服即可。
中醫按摩:
血液最容易在頭部、四肢這些遠離心髒的位置堆積,可以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
日常調養:
運動是最單純、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态。每日用半小時左右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可明顯改善不适症狀。血淤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有利血淤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郁則可加重血淤傾向。
運動鍛煉:
多做有益于心髒血脈的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動樁功、長壽功、内養操、保健按摩術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助氣血運行為原則。
活血散瘀湯的做法:
組成:川芎、當歸尾、赤芍、蘇木、牡丹皮、枳殼、瓜蒌仁(去殼)、桃仁(去皮、尖)各3克、槟榔2克、大黃(酒炒)6克。
用法:上藥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藥滓再煎再服。
功用:活血散瘀。
主治:産後惡露不盡,或經後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損傷後瘀血流注腸胃作痛,漸成内癰;及腹痛大便燥結者。亦可用以治療委中毒,局部腫痛微硬,屈曲艱難。
方論:方中川芎、當歸尾、赤芍藥、牡丹皮、蘇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調血脈;枳殼、槟榔破氣消積,疏通氣道;大黃、瓜蒌仁攻逐瘀結,潤腸通腑。且槟榔、枳殼亦助大黃攻逐;歸、芎、蘇、芍之破瘀,得利氣之品,則祛瘀之功益著。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屬攻破之劑,凡血虛無瘀者,切忌妄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