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水浒》第281期(文/焦目)
看過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好漢們行走江湖,但凡到了酒店,必定要讓小二上好酒好肉。酒且不論,若是肉食,首選就是牛肉。這一點,影視劇中表現得很透徹,無論是武松、宋江還是其他人,吃飯必定要叫上幾斤熟牛肉。宋江第一次和李逵見面吃飯時,也是先要牛肉。可以說,牛肉成了好漢們下酒菜的首選。
當然,一些朋友會說,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産用具,托運、耕地都少不了它。因此,在古代不能吃牛肉。水浒中,好漢們之所以要吃牛肉,是表現他們的反抗精神,這些隻能在小說中出現,曆史上是不可能的。
98水浒林沖形象
那麼問題來了:曆史而言,水浒中的好漢們,真的吃不到牛肉嗎?
首先,說一說古代禁止殺牛的情況
中國曆史上,禁止殺牛、偷牛的規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各國紛争,四處掠奪人口和土地,為了保證百姓的農業生産,有了不準偷牛、偷馬的規定。這一點,西漢時期桓寬的《鹽鐵論》中有提及,說“盜馬者死,盜牛者加”。其中,“加”也就是後來的“枷”,意思是會懲罰戴枷。
不過,這個規定到底是哪個國家的,有争議。也有人認為,根據文章來看,“盜馬者死,盜牛者加”并非戰國時的律法,而是屬于漢昭帝時期。
《曆代帝王圖》中的漢昭帝
此後,從秦漢到明清,曆朝曆代都禁止偷盜牛馬、更不準私自宰殺牛馬。漢代規定,老百姓如果家裡沒有牛,可以養狗羊來賣掉買牛,或者賣劍買牛。唐朝時期,凡是殺牛的,輕者杖責,重者“徒三年”。《大清律例》中規定,私宰自家牛馬的人要“杖一百”;若是故意殺别人家的牛馬,則要“杖七十或徒一年半”。
宋代初期,趙匡義對殺牛的人處罰相當嚴重,規定開封府嚴查,“屠牛馬者”可以處斬。
其次,聊一聊古人是如何吃牛肉的
盡管各個朝代都禁止盜、殺牛,但從先秦到明清,牛肉始終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從來沒有徹底禁止過。因為禁止殺牛,不等于吃不到牛肉。
漢代《淮南子》中,提到過許多種牛肉的烹饪方式;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中,賈思勰說過許多關于牛肉的美食,比如牛肉醬、牛肉脯、烤牛肉等。由此可見,盡管法律規定不準殺牛,但人們一樣可以吃到牛肉。
來源網絡
接着,談一談宋人吃牛肉那些事兒
在宋朝曆史上,這種情況同樣也有。
惡少無賴之人,肆兇不逞,小則賭博,大則屠牛馬、銷銅錢。——嶽珂《桯史》
宋朝最初對禁止殺牛的規定,也沒這麼重,就因為殺牛賣肉者太多,所以不得不加重刑罰。既然律法都有規定,并且如此之重,可見這已經成了一種現象。
不過,若是牛因有特殊情況死了,牛肉就可以出售。《全宋筆記》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北宋張詠鎮守永興時,當地有人因積怨割了人家的牛舌頭。後來這家人就上報張詠,張詠同意之後,這家人就殺牛賣肉了。
這種案例,讓很多人看到了空子。于是,有些人就故意投毒或者用别的手段,殺死别人家的牛。
《五牛圖》局部
婺源奸民以屠牛為業者,或能用藥毒牛,但慢火焚烏頭汁,濟以他藥,浸鐵針長三寸餘,插于牛脅皮中,不經日必死,則喚之使宰剝,肉既非帶疫,人食之無害,謂為良殺,厥價差高。——《夷堅乙志》
因為投毒殺牛,很可能會讓人也中毒,引起官府重視。所以,有人就發明了“良殺”,這樣的牛肉不會有疾疫危險,算是當時偷偷殺牛的人中,很有良心的了。
還有一種情況,賄賂裡正,也可以賣牛肉。因為裡正雖然隻算是小小的村長,但卻直接和官府聯系。屠戶要買牛肉,就要先跟裡正打招呼,否則就要承擔買賣牛肉的罪名。
水浒中,史太公給王進的飯菜中就有牛肉,史太公正是裡正。對他而言,弄點兒牛肉完全是小菜一碟。水浒中的太公,基本都是一莊之莊主,家大業大,莊院中牛羊成群,豬馬無數,他們殺牛吃肉是很簡單的事情。
新水浒中的史太公形象
從這些這些例子中,都可以看到,在宋代吃牛肉并不是不可能。事實上,當時吃牛肉之多,官府、朝廷根本禁不住,他們能做的,隻有從法律和思想上來盡可能地阻止人們吃牛肉。
思想方面,主要是宣傳“殺牛、吃牛肉會得到報應”的論調。這在洪邁的《夷堅志》中,再常見不過。
《夷堅丁志》記載,有位姓鄭的書生,在上元節時到朋友家做客,結果吃了牛肉幹後,回到家裡就毆打老婆,最後老婆削發為尼,他自己出家為僧,最後病死;《夷堅甲志》中,董白額以殺牛賣牛肉為業,後來死的時候,跟被他殺死的牛一樣;《夷堅乙志》裡,周階十分喜歡吃牛肉,結果有一次做噩夢後,就中了惡疾,他于是發誓不再吃牛肉,還勸人别殺牛吃牛,他的病也因此痊愈了。
同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完全可以說明,當時吃牛肉之多,不計其數。以至于,有些人靠殺牛賣肉為職業,還因此發财。甚至連軍隊中,犒賞士兵都會用牛肉。
水浒中,林沖、魯智深等人都喜歡吃你肉,他們很可能在軍中就常吃牛肉,所以到了酒店也要首選牛肉吃。
98水浒中的魯智深和宋江林沖
最後,為何水浒中好漢喜歡吃牛肉
好漢們和老百姓喜歡吃牛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牛肉便宜。
牛肉明明被禁,為何還便宜呢?你沒看錯,牛肉确實便宜。《夷堅志》中記載了,當時羊肉一斤要九百錢,而中等的牛也不過是八百錢,兩者懸殊之大,可見一般。
其實直到元明清時期,牛肉也很便宜,因為牛肉脂肪少,沒有豬肉解饞。所以後來豬肉都很貴,牛肉依然很便宜。
元末明初,有個人叫孔齊,他想買點兒肉解饞。結果豬肉太貴,買不起,隻好買點牛肉來打打牙祭。對了,他家有祖訓,不準吃牛肉,可他實在沒錢買豬肉,所以吃完牛肉後,還跟母親的亡靈忏悔。(這一點,參考李開周的《食在宋朝》)
98水浒中的晁蓋吳用
當然,水浒中,好漢們雖然生活在北宋末,但由于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所以他很可能是把自己年代的生活情況,寫到了好漢們的身上。元朝是蒙古人建立,蒙古人蓄養的牛羊極多,他們也吃牛肉,元朝人吃牛肉又比宋朝人更容易了。
不管是宋還是元,好漢們想吃牛肉都是可能的,因為牛肉便宜,符合他們的身份,畢竟好漢們多是沒錢的人,這也符合曆史上的情況。所以,說好漢們吃牛肉是代表反抗精神,恐怕是一種美好的解讀。
本文參考資料:《水浒傳》《宋代肉食品消費研究》《宋代烹饪技術研究》《食在宋朝》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