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于在春節期間回歸了。然而,看了《舌尖3》後,大家紛紛表示沒有之前的兩季“下飯”。節目播出一半,片子的評分也已跌破六分。
期待越高,大家的要求就越高,節目裡探讨的每一個關于美食的細節都會被放大,于是槽點也就多了起來。
作為美食類紀錄片,不夠解饞就很難說服觀衆,尤其在春節檔這個無比看重吃的節日裡。于是,我們決定找來其他的美食紀錄片找補找補。
《尋味順德》
龍鳳羹、鳳眼果、牛展煲仔飯、豉香型白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廣東人的專屬“舌尖”。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尋味順德》的主力團隊還是來自《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擔任總顧問,導演劉碩和費牖明之前操刀了《舌尖》第二季之《秘境》,解說也是李立宏老師。
建議各位不要在深夜以及減肥期間觀看。
但和《舌尖》系列之後蜂擁而至的美食節目不同,《尋味順德》和《舌尖》一脈相承,透過飲食,講述土地與人的故事。
食中有人生,但不會搶戲,食中有性情,但不至矯情。
來生願做順德人/搬去順德/嫁到順德
《主廚的餐桌》
在大名鼎鼎的《壽司之神》之後,大衛·賈柏成了一個美食導演,估計這輩子要紮在美食紀錄片裡不出來了。
《主廚的餐桌》仍然聚焦大廚,而且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
第一季,介紹了來自意大利、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瑞典的六名廚師。導演通過鏡頭讓觀衆得以窺視料理背後的理念,讓料理與自然,文化和曆史有機結合。
第二季後,導演推出了法國番外篇,講述了四位法國名廚的故事。
第三季,導演把視野放得更遠,選取了來自韓國的寺廟料理、來自莫斯科的白兔餐廳、猶太人在日本開設的拉面店獲取認可的故事等等。
每集聚焦一位頂級大廚,講述他們的美食故事
紀錄片抓住了大廚和菜品的個性,不同的主廚,不同的生命形态,各有各的精彩。鏡頭語言豐富,剪輯明快,線條流暢,簡單卻又直擊人心。
《主廚的餐桌》目前推出了三季,很慶幸這個系列沒有走下坡路,仍然期待關于創作、關于美食的第四季。
《裡克·斯坦的長周末》
住在英國,你其實可以用一個不那麼長的假期遊覽歐洲的其他國家,并且吃遍各地。這部紀錄片裡,裡克·斯坦老爺子選擇了波爾多、雷克雅未克、柏林、維也納和博洛尼亞五個地方,帶着觀衆“吃”遍了各地的美食。
做一個各地尋找美食而且自身廚藝了得的美食紀錄片主持人還能再幸福一些嗎?
裡克·斯坦(圖右)是英國著名的大廚、美食節目主持人,也是一家老字号餐廳的老闆,美食和各地的風土人情在他那裡都有風趣清晰的表達。
除了這部紀錄片之外,還有《裡克·斯坦的墨西哥美食之旅》《裡克·斯坦的威尼斯—伊斯坦布爾美食之旅》《地中海飲食之旅》《裡克·斯坦的德國小滋味》等等,觀衆可以随着他的腳步,踏遍歐洲,吃遍歐洲美食。
《貪嘴意大利》
喜歡異國情調菜的我們怎能不對聞名世界的意大利菜有窺探欲。
紀錄片的主角是兩位不時賣萌的老爺子,他們的友誼是這個紀錄片的一大亮點。兩人一起環遊意大利,一路品嘗當地美食一邊自己做飯,将美食與生活,人生的經曆以及愛聯系在一起,讓整個片子多了一絲溫度。
不僅貪嘴而且貧嘴,兩個“打情罵俏”的老爺子一路走一路享盡美食
無論是配樂還是意大利城鎮風景的鏡頭捕捉,都不遜于食物本身的鏡頭。真正對食物有感情的兩個人,給觀衆帶來了一次關于故鄉的味覺之旅,十分打動人心。
《小小巴黎廚房》
這部紀錄片的特點跟主角的廚房一樣,小而美
英籍美女廚師瑞秋為了追求學廚的夢想,毅然放棄自己的時裝公關事業,獨自到法國,入讀了最好(gui)的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花了三個月學習甜品,然後長居法國,租住一個小地方,開始追尋她的廚師之夢。
瑞秋擅長将個人的創意靈感混入傳統菜式,為美食添上更多新鮮感。在一個小小的廚房,她精心炮制出一流的食物。
她深信,不一定隻在米其林星級餐廳才可以嘗到法國名菜,即使在一個隻能容納四位賓客的小小空間,同樣可以令她的支持者胃口大開。
瑞秋還會走到法國街上,搜羅種種新鮮食材,并且為觀衆介紹不同國家對法國菜式的影響。除了令人垂涎,片子還會讓觀衆對法國美食有更多的認識。
吃是天大的事情,好的美食紀錄片都有共通的魅力:它們從美食出發,講人,講情感,講熱愛和創造。有了這些,做出來的片子總不會掉線。
【文/penny】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 | 楊文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