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族中有一道美食名為“牛糞火鍋”,相信很多人聽到“牛糞”二字就會吓得不敢動筷。但其實這是一道被名字耽誤的奇特美食,為何這麼說呢?那麼本期的飲食文化,和你一起來深入解析這牛糞火鍋的來曆。
牛糞火鍋,也叫牛癟火鍋,是貴州省黔東南和廣西西南地區的苗族美食,為貴州黔東南地區待客上品,有健胃助消化的功效。
在宰殺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藥材喂飽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放入鍋内文火慢熬後食用。火鍋底料在未煮之前,聞着有股淡淡的腐草味。
随後,再将牛肉牛雜倒入火鍋中,就像重慶人吃湯鍋一樣,但是在煮的時候有一點牛糞味。吃起有一股藥味,還有一點苦。雖然可以自己調制蘸碟,但還是壓不住那個味,湯底裡加入了石菖蒲和藿香川芎等香料,會越吃越香。
中國烹饪大師、貴州省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黔菜專家吳茂钊稱,牛是反刍動物,反刍就是我們所說的倒嚼,牛在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會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裡再次咀嚼,“牛一般吃青草,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我們所稱的‘蜂窩肚’,在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裡面就會混雜唾液和胃液,當地人又稱作‘百草湯’。”
他還稱,“牛癟火鍋”是黔東南地區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肴。所謂的“牛癟”并不是牛身上某一個部位,而是取的牛的食道和“蜂窩肚”之間,那些未完全消化物中所提取的液體,然後混合一些新鮮山野香料進行烹饪,因為口感獨特,在黔東南地區還是比較常見,“烹制好的牛癟呈黃綠色,入口較苦,食入過多的話很多人都不适應”。
牛糞火鍋的來曆典故
很久以前,一位貴州人經常腹瀉,肚痛,四處求醫藥吃了不少卻不見效,他見牛羊吃百草身體健壯,便試吃牛癟,吃了幾次,腹瀉就好了。事情傳開之後,大家就開始效仿,并逐漸完善制作工藝,不斷添加香料。從此,這種飲食習慣代代相傳,每逢過年過節,都殺牛羊吃癟,并且作為款待賓客的佳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