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如何判斷是不是頸椎病導緻的頭暈

如何判斷是不是頸椎病導緻的頭暈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3 09:54:56

  

  随着科技的日益發展,手機、平闆電腦成了人們最親密的朋友,馬路上、公交車上、地鐵上、聚會中,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是低頭族。

  

  有研究指出,正常成人頭部重5千克,低頭看手機時,頸部肌肉承受的負擔就會增加。頭部彎曲15度,頸部負擔增加12千克,彎曲30度,頸部負擔增加18千克,很多人玩手機時,頭部會彎曲60度,頸部負擔就會增加27千克,這就無形中提高了頸椎病的發病率,也使頸椎病逐漸年輕化。

  調查顯示,我國有7%~10%的人患有頸椎病。《2016北京白領健康白皮書》顯示,北京市白領人群的頸椎病患病率高達29%。

  頭暈、站不穩、坐不穩竟是因為頸椎病

  1

  

  45歲的李先生總是頭暈、站不穩、坐不穩,在空曠的地方總想摔倒。他去過很多醫院,但都沒有查出明确的病因,他還曾住院治療,可症狀一直沒有消失。

  李先生到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脊柱骨病科就診,經主任醫師張長江問診,并通過頸椎核磁共振檢查,最終被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張主任解釋道,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椎動脈受壓,影響大腦供血,所以會出現頭暈、惡心、站不穩的症狀。很多人因為頭暈而檢查大腦疾病,但卻查不出病因,這就可能是椎動脈出了問題。

  頸椎病類型不一樣症狀也不一樣

  2

  

  張長江主任在為患者診療

  張主任說,頸椎病主要是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導緻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到壓迫,進而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很多人認為頸椎病隻是頸椎出了毛病而已,其實由于頸椎病症狀不一、病變部位不同、組織受累程度不同,存在不同的分型,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和混合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

  一般病史比較長,主要引起四肢無力、麻木,走路腿軟,摔倒後會造成脊髓損傷、偏癱,甚至危及生命,是危害最大的頸椎病。由于頸椎椎骨間的連接結構退變,導緻脊髓受壓或缺血,繼而出現脊髓功能障礙。

  神經根型頸椎病

  主要引起單側肢體麻木、疼痛,患者有時胳膊疼得難以放下。

  椎動脈型頸椎病

  主要症狀是頭暈、沒精神、睡眠不好、血壓不穩定,還會有類似心髒病的感覺。另外,眼睛幹澀、視物模糊、聽力下降、耳鳴也是常見的症狀,還會造成情緒的突然改變。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患者總是出虛汗、心髒跳得過快或過慢、心律不齊。患者通常感覺不舒服,但又查不出病因,比較容易誤診。患者有時血壓高,吃降壓藥後血壓下降,不吃降壓藥血壓就會升高,有時血糖高,按糖尿病來治療,但是症狀并沒有緩解。

  頸型頸椎病

  患者頸部肌肉軟組織慢性損傷、老化,造成頸椎、肩膀、後背不舒服,頸椎僵硬。

  混合型頸椎病

  是指兩種以上的頸椎病混合在一起,比較難治。

  不同頸椎病治療方法大不同

  3

  很多人認為,治療頸椎病就是采取常規的方法,但張主任說:“一定不要進入這樣的誤區,以免越治療越嚴重。不同的頸椎病,治療方法不一樣,應該全方位、個性化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一般都比較嚴重,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可以做開放手術,也可以做微創手術。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上也很常見,患者很痛苦,但危害性相對較小,一般采取内鏡微創治療。

  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一般采取藥物治療配合射頻消融療法,來調理血管神經。

  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需要使用神經方面的藥物來調理,同時進行适當的功能鍛煉和理療。

  對于頸型頸椎病,可以采用理療、按摩的方法,也可使用藥物保守治療,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而對于混合型頸椎病,就要看以哪種類型的頸椎病為主,從而進行針對性治療。

  治療頸椎病技術先進

  4

  在治療頸椎病方面,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脊柱骨病科走在了國内前列。

  張主任說:“科室采取各種特色療法來治療各種複雜的頸椎病。我們利用先進的脊柱内鏡來治療頸椎病,這種微創治療技術不僅能夠達到或超越常規開放手術的治療效果,而且能顯著減輕患者的創傷,使患者痛苦更小、恢複更快,術後并發症也大大減少,幫助患者早日重返原有的工作狀态和生活狀态,還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療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本期專家

  

  

  張長江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脊柱骨病科

  主任醫師 教授

  專業特長:擅長脊柱脊髓損傷、脊柱脊髓腫瘤、頸椎病、胸腰椎間盤突出症、胸椎管狹窄症、椎體滑脫症、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脊柱結核、強直性脊柱炎、骨缺損、骨壞死常規手術和綜合微創治療技術。

  電話:18839796496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系小編删除

  

  大河健康報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健 康 呵 護

  專業|專注|大愛|責任

  統籌:于素文

  編輯:劉婧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