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被稱為“南北鎖匙、東西要塞”,四通八達的交通之便,數千年的建城史積澱,鮮明的氣候分界線特征,使得四方飲食文化在這裡彙聚,稻麥同種、米面同食,酸甜苦辣鹹各有位置,既有海碗的粗犷,亦有精緻的糕點。
徐州八大樣,亦稱“老八樣、徐州八珍“,多有典故,傳承久遠,這八樣分别是:蜜三刀、羊角蜜、條酥、桂花酥糖、麻片、花生糖、金錢餅、江米條。
蜜三刀以其表面切三刀而得名,原料選用上等面粉、白糖、麥芽糖、蜂蜜、生油、麻仁、南桂花等為原料,和油水面為底皮,再把一定比例的面粉、麥芽糖、油、蘇打和成面團,置底皮上擀平,上撒芝麻,切坯後,每塊面坯上切三條刀痕,再用素油炸成金黃色,最後放入用白糖、麥芽糖、蜂蜜、桂花制成的蜜饴醬内潤飽後即成。
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徐州時曾指名徐州府衙派人到百年老店“泰康”号(即現在的徐州泰康回民食品店)購買蜜三刀食用,乾隆吃過蜜三刀後龍顔大悅,禦筆手書“徐州一絕,欽定貢品”。
蜜三刀典故: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與雲龍山上的隐士張山人過從甚密,常借酒相會。一日,蘇東坡與張山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酒酣之時,蘇東坡抽出一把新得寶刀,在飲鶴泉井欄旁的青石上試刀,連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寶刀削鐵如泥,蘇轼十分高興。此時,侍從送來茶食糕點中有一種新作的蜜制糕點十分可口,隻是尚無名稱。友人請蘇東坡為點心起名,蘇轼見這種糕點油潤金黃,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便曰“蜜三刀是也”。
羊角蜜,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原料選用上等面粉、蜂蜜、白糖、麥芽糖、素油等精制而成。
成品裡外三層:蜂蜜糖漿、角殼、粉屑。食時,咬破角殼,蜜漿流出,香甜滿口。
羊角蜜
羊角蜜典故:徐州古稱彭城,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楚漢争霸時,項羽率軍與劉邦激戰于九裡山前。人困馬乏、饑渴難耐時,有牧童用一隻羊角盛滿野蜂蜜敬獻給項羽及其妃子虞姬飲用,項羽飲後頓覺神清氣爽,把随身的鑲滿金銀珠寶的佩劍送給牧童。戰後,項羽念念不忘當時的味道,命人用面粉制成羊角形狀,裡面灌制蜂蜜、麥芽糖稱為“羊角蜜”,是楚王宮裡的一道名點。
條酥,徐州話叫“果子”,采用小麥粉、綿白糖、饴糖制作而成,表面均灑芝麻,金黃酥脆、香甜酥松、入口易化、越吃越香。
條酥
桂花酥糖由芝麻、精面粉、蜂蜜、麥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精制而成,香甜馥郁、營養滋潤,可直接食用,沸水沖飲味道更佳。
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典故:相傳在北宋年間,蘇東坡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洪水直抵城下,蘇東坡率領軍民日夜防洪,“廬于城上,過家門而不入”,可是黃河洪水越漲越高,眼看就要漫過城牆。蘇東坡十三歲的女兒蘇姑聞訊後,焚香祈禱:隻要能拯救徐州百姓,她情願舍身抗洪。禱閉便從城牆上縱身跳進水中,洪水也神奇退去。
為了紀念蘇姑,當地百姓建起黃樓廟,塑起蘇姑像與蘇轼像奠祀,不僅如此,有人制作酥糖傳世,希冀芳名香甜傳世,“酥糖”者,“蘇糖”也,形似抵抗洪水的牆磚。
麻片,薄如紙,潔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主要用白芝麻、綿白糖、饴糖等原料,經過芝麻去皮、熬漿、上漿、壓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
麻片
花生糖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小吃了,許多地方均有。主要用花生米、蔗糖、液體葡萄糖制成。香甜酥脆,物美價廉。
花生糖
金錢餅外形小巧,裹滿芝麻,一身金黃,猶如金錢,故得此名。
金錢餅
金錢餅典故: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義隊伍中很多官兵都是來自徐淮一帶,為鼓舞軍心,朱元璋讓人制作徐淮一帶以糖為餡的“大金錢餅”做為部隊的食糧又稱“得勝餅”。
江米條,徐州人把糯米叫做江米,外形條狀,所以稱江米條。
江米條由白砂糖、饴糖、桂花、面粉等制成。先用江米粉加水和成稀面,上鍋蒸熟成糊,再将糊放入和面盆内,加入饴糖繼續攪拌直到均勻,再加入江米粉,攪拌成面團,放置約一小時,揉成長條,刀切成段放入熱油炸制,出鍋後立即放入熬好的糖漿内上漿挂漿,蘸上白糖成品。
江米條
看完這麼多甜品糕點,大家有沒感覺唇齒香甜,芳香馥郁呢,趕緊買來過過嘴瘾,安慰一下肚子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