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盧曉明(右三)、肖勇(右二)等專家看望患者 通訊員劉坤維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10日訊(記者黃瑩 通訊員劉坤維) 怪病讓一家族四代男性英年早逝,近日,協和醫院專家突破禁區,在做了12次動物試驗後,将患者腸子取出體外切除15公斤腫瘤,患者得以康複。據悉,這是國内成功首例小腸系膜腫瘤離體切除術。
10日,患者術後複查,他已完全像正常人一樣吃飯、生活,從此擺脫了家族四代男性均因此病英年早逝的陰影。
34歲的患者來自黃石農村,2012年開始經常腹痛,聯想到父親40歲時因為腸壞死去世,他趕緊去醫院檢查,果然發現腸部有多發息肉和包塊。此後5年,他一共進了9次手術室,仍然沒能治好,每天腹瀉,骨瘦如柴。當地醫生告訴患者,這種病一般隻能活到40歲。
今年7月,患者腹中的包塊長到直徑15厘米大,當地醫生束手無策,建議他們到武漢醫治。在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消化腫瘤外科副教授肖勇檢查發現,患者患的是小腸系膜巨大腫瘤,這是種少見病,家族遺傳的可能極大。然而,腫瘤涉及的髒器、血管太複雜,腸系膜上的血管甚至從腫瘤内部穿行,屬于手術禁區。
協和醫院消化腫瘤外科盧曉明、肖勇等專家借鑒國外醫術,為患者制定實施小腸系膜腫瘤離體切除術方案。 這種手術面臨很多困難,比如,小腸拿到體外後一般最多隻能存活40分鐘,如此複雜巨大的腫瘤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切除。專家想到心髒手術經常用到的體外循環,便在4℃的低溫下,通過人工血管灌注保護液,維持小腸在體外的營養供應,争取足夠的時間來剝離腫瘤。
為使手術取得成功,盧曉明、肖勇等專家用豬來做這種手術實驗,一共做了12次,從第7次開始成功了。
9月18日,消化腫瘤外科聯合胰腺外科、心外科的專家團隊,一起實施這台手術。打開腹腔時,專家們驚訝地發現患者腫瘤已經長大到直徑20厘米,并與周圍組織、血管粘連緊密。拿出小腸後,肖勇等專家用近兩個小時,才把上面的腫瘤全部剝離幹淨。最後,總長4米多的小腸,有1.8米被重新移植回病人體内,消化道得以重建,手術成功。整台手術持續了整整10小時,切下的腫瘤有15公斤重。
【編輯:王戎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