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早餐的時候,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問題:
全國各地的早餐那麼多種,但如果忽然有人規定:
你這輩子隻能吃一種早餐,現在就選一個吧?
我會怎麼選?
被這個假設吓到了後,
桌兒打算先來盤一下都有哪些早餐在可選範圍内。
炒肝是以大腸、豬肝加澱粉煮成濃濃一碗顔色褐紅、汁濃芡亮、肝香腸肥、有蒜香但并不辛辣的食物,一碗好的炒肝的芡汁可以很好的包裹着食材,濃稠不瀉。
“焦圈兒”,亦稱“小油鬼”。稱之“焦圈兒”,主要因為其呈圓環狀,酷似手镯。
豆汁是北京獨有的吃食,是水磨綠豆制作粉絲或團粉時,把澱粉取出後,剩下來淡綠泛青色的湯水,經過發酵後熬制成的。
天津-煎餅果子、
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必須是綠豆磨成面作為主料,白面和黃豆面按比例搭配,“果子” 就是油條或者馃篦(北京叫薄脆)。調料方面,蔥花必不可少,其次就是天津産的甜面醬、蒜蓉辣醬或者油炸辣子,以及紅色的北方豆腐乳調味,這些就是一套正宗天津煎餅果子的全部内容了。
早餐吃菜?哈哈,嘎巴菜其實并不是菜,而是羹湯一類的小吃,它不僅口感别具風味而且具有很好的消暑作用,因為嘎巴是用綠豆作為主食材制作的,再加入小米将其泡發攪打成濃稠适中的糊狀,攤成薄煎餅後切塊,用熱油煸炒香料加調味料、水澱粉後制成素鹵,最後放入切好的嘎巴,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麻醬或是腐乳汁和香菜就齊活了。
東北-疙瘩湯、酸湯子
疙瘩湯是正宗的東北名吃,早中晚都可以吃。就是把面揪成一塊一塊的扔到鍋裡做成湯,可以加白菜、菠菜、紫菜、香菜、洋柿子(西紅柿)等等。做法非常多樣,依個人口味即可。
酸湯子是一種用玉米水面做的主食,做法是把玉米在水裡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後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細紋布袋将水面裡的粗渣子過濾掉,然後把過濾後剩下的細面放在缸裡進行發酵,到有點酸味的時候撈出來,是為湯面。
煙台-焖子、蓬萊小面
焖子是山東煙台地區的傳統小吃,用粗制地瓜澱粉做原料,将澱粉加水加熱打凍,将凍切成小塊,用鍋煎到外邊成焦狀顔色由白變透明,并佐以蝦油、芝麻醬、蒜汁等調料上桌即可。
所謂“三分小面七分鹵”,蓬萊小面的技術含金量全在鹵子上了,海蛎、扇貝、海膽、海腸、海參、海魚、甚至大蝦都拿來做鹵子,盛蓬萊小面的碗一般都是玲珑小碗,隻盛得一兩,,面少而鹵子多,故稱小面。
濟南-甜沫、油旋
甜沫是地道的濟南發明,後在山東地區廣為流傳。雖然名為“甜沫”,但實際上是鹹口,粥做好後主人會問“再添麼兒”,指的是添加粉絲、蔬菜、豆腐絲之類的輔料,後來人們諧音成“甜沫”,因此甜沫口味是鹹的,不是甜的。甜沫不甜,閱盡五味方得甜。
油旋,又叫“油旋回”,清代顧仲編著的《養小錄》中這樣記載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劑,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竈烙之,甚美。”油旋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
青島-膠東大蝦面
膠東大蝦面是山東膠東半島的一種特色面食,一對大蝦, 一碗鮮湯,一碗面條,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頓非常豐盛的早餐了。
鄭州-胡辣湯
胡辣湯是用骨頭湯做底湯,加入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的湯料及胡椒、辣椒等調味料制成的,它比較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湯汁粘稠、麻辣鮮香、肉爛湯鮮,喝的時候稍微淋點麻油、香醋,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香、滑、綿、潤,可口極了。
開封-灌湯包、羊雙腸
風味獨特的灌湯包子已有百年曆史,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據說最初源于北宋在京第一的山洞梅花包子,開封灌湯包不僅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羊雙腸又稱羊霜腸,做法是先把羊的大腸小腸洗淨,灌以羊血煮制熟後切成半寸長,與胎胞羊、羊腰、羊腸一起入鍋再煮,煮到湯色澤紅、白、綠相間,醇香無膻,湯鮮肉美。
焦作-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在秦朝被稱為甘缪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成名于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它名為茶,實際是粥。它的主料為精粉麥面,做粥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所以人們稱這種粥為油茶。
武漢-熱幹面、豆皮、面窩
熱幹面是武漢的特色美食,與河南燴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擔擔面同稱為中國四大名面,是湖北人過早的必選之一。
豆皮的制作方法是将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裡攤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黃發亮,入口酥松嫩香。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幹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
襄陽-牛雜面
襄陽牛雜面是襄陽人最喜歡的早餐,牛雜是指牛的内髒,在襄陽本地主要指牛腸和牛肺(不包括牛肚)。牛雜面發源于70年代末期,聚居于襄陽市樊城區友誼街附近的回民多販賣牛肉,唯牛油會大量剩餘。部分販賣者将本地人早餐喜食的堿面與香辣醇厚的風味結合,在精心制作面條湯底鹵水的基礎上,加入預先熬制的香辣牛油,便形成了牛雜面的雛形——牛油面。随着時間推移,炖煮入味的牛雜成為了這道小吃的主配料,牛雜面便正式成型。
南京-鴨油酥燒餅
鴨油酥燒餅,先将鴨油做成油酥,按對半的比例與面粉摻和;再反複揉呙,做成大小均勻的面劑;蘸滿芝麻,下爐烘炕,達到兩面澄黃十成酥方可出爐。掌握火候全憑功夫,夾生或焦糊都是不允許的。正宗的“鴨油酥燒餅”是皮黃殼脆,内軟餡酥,一口咬下去,咬口齊整,不掉渣,不粘牙,唇齒留香。
南京-皮肚面
在南京人眼裡,一碗上佳的大碗皮肚面,有着不少“門道”,比如:皮肚既要“泡泡的”吸飽了湯汁,又要“嗆嗆的”有咬勁;面條分為白色不帶堿和黃色帶堿的,但是都必須要“硬正”;湯要大,料要足、味要鮮,最好在下面條的時候就把辣油放進去煮,這樣才夠入味。
蘇州-糖粥
蘇州的糖粥亦稱紅豆粥。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盛入碗中,表面上紅色的豆沙,吃時拌勻,入口熱、甜、香、糯。做法非常精細,要将紅豆和粥分開烹煮,等紅豆熬成了纏綿的豆沙,白米粒粒開花,先将粥盛碗,再澆豆沙,有“紅雲蓋雪”之美,味道更是香甜滋潤。
上海-生煎包、粢飯團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種地方傳統小吃,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曆史。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也被稱為生煎饅頭。
粢飯團,又稱作粢飯、蒸飯,用糯米加上各種配料做成的飯團,是上海人很愛吃的早餐之一。鹹滋滋的肉醬裹在軟糯的糯米飯團裡,脆脆的碎油條和香噴噴的肉松,一口咬下去,粢飯團香糯彈牙,鴨蛋鹹鮮,秘制肉醬搭配油條的脆嚼起來有一股韌勁與甜香……
福州-鼎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與生煎包、油餅等配食,鼎邊糊是用蚬子汁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着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裡,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
廈門-沙茶面
沙茶面的妙處,是在湯頭。采用新鮮的豬大骨、整隻雞及魚頭等熬成鮮美醇厚的高湯;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選用上等的蝦頭,經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将蝦醬、蒜頭醬按先後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後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嘉興-粽子
不到嘉興不知道,粽子也可以是傳統早點,浙江嘉興粽子曆史悠久聞名華夏,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适中而著稱。
舟山-海鮮面
舟山早餐中的湯面,原料可以是米面,也可以是普通面條,然而無論是那種面,豐富的澆頭總是必不可少的:鮮蝦、肉絲、鳗幹、黃魚、鹹菜等等一應俱全。隻因為舟山人靠海吃海,不管是那種組合的澆頭,湯面總是有着擋不住的鹹鮮味道。
溫州-糯米飯
在溫州人的早晨,街頭小巷定會聽見叫賣着“甜飯甜漿、甜飯鹹漿、鹹飯甜漿、鹹飯鹹漿……”的呐喊聲,一份微甜而韌的糯米飯配上鹹豆腐腦是必定的搭配。先給你打好飯,然後放上切碎的小塊油條碎末,再用勺子攪些肉末湯往上一澆,最後用綠色蔥花點綴。短短十幾秒鐘,一晚熱騰騰的糯米飯就完成上桌。
甯波-面結面
面結面一直是甯波老底子味道,它的存在是老一輩人的舌尖記憶。面結的比例非常考究,不大也不小,一口咬下去,味蕾開始與那入口即化的面結皮交融,滿口的鮮香軟嫩。接下去便是誘人的肉餡,與面皮完美的搭配,在舌尖上碰撞出美味的火花。
杭州-菜泡飯
菜泡飯是南方特有的稱謂,也是南方人常吃的早餐,通常是隔夜的冷飯加水稍加蒸煮而成,往泡飯裡加肉加菜同煮的少些。一則泡飯做的時間短些,菜肉不易煮爛;二則口味上泡飯較之粥,終是性情剛烈些,能與之相諧的配料不多。
杭州-知味小籠
知味小籠是浙江杭州地區知味觀的傳統名吃。烹調時,選用發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後放入特制小蒸籠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别稱為鮮肉小籠、蝦肉小籠、雞火小籠。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湖南-米粉
湖南人最愛吃的早餐就是米粉,走遍大街小巷 隻要有人家的地方就會有米粉店。在湖南省外,隻有一種說法——湖南米粉,但殊不知,湖南米粉有很多種,每個地方的米粉都不一樣。
雲南-米線
米線在雲南分的精細,雲南米線有兩種,酸漿米線和幹漿米線。略去制作過程不說,酸漿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制法,俗稱——粗米線。相對的細米線即幹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
重慶-重慶小面、酸辣粉
狹義上,小面是指以蔥蒜醬醋辣椒調味的麻辣素面。而在老重慶的話語體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醬,排骨等豪華澆頭的面條也稱作小面。
酸辣粉取材自當地手工制作的紅薯粉,因味酸辣而得名,後來經過西南各地不斷的演變和調制而正式走上街頭,成為各地的特色小吃。
四川-抄手、肥腸粉
紅油抄手乃是四川著名小吃。此種小吃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抄手是四川人對馄饨的稱呼,馄饨在全國各地均有制作,紅油抄手是最為著名的品種之一。
正宗的肥腸粉選用的是上等紅薯粉、菜子油及幹紅辣椒、花椒等原料,鍋湯則是用肥腸、豬骨頭等以及多種佐料熬制而成。
蘭州-牛肉面
蘭州清湯牛肉拉面,蘭州著名風味小吃,傳說起源于唐代,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悅目色彩赢得了國内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被中國烹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冬天的早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面,連湯都喝幹淨,從胃裡湧出的溫暖一下子驅走嚴寒。
廣西-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
西安-肉夾馍
肉夾馍,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馍。肉用臘汁肉,使用陳年老湯鹵制,極為酥爛,滋味鮮長,肥肉不膩口,瘦肉不柴不油。夾肉用的馍須是特制白吉馍才正宗,這種馍口感極酥,味道綿香。
新疆-烤馕
在許多新疆人看來,沒有了馕就沒有了生活。維吾爾人制作的馕的品種很多,有常見的圓馕,厚實的窩窩馕,還有阿克蘇的臉盆大的薄馕。馕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于攜帶,适宜于新疆幹燥的氣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
江西-包米果
包米果是江西地區很受歡迎的小吃,因"皮薄潤滑、料多爽口"而美名遠揚。手藝好的包米果,磨出來的米槳細嫩,蒸時要用竹片火,蒸出來湯皮如紙且透明,口味适中。包米果以四季時蔬為佐料,春之青菜,夏秋之瓜果,冬之蘿蔔,配以韭蔥蒜肉泥,其味清爽可口。
我的媽呀,盤點了這麼多,我竟然覺得還有很多沒有寫進來。
但是讓我在這麼多早點裡隻選一樣吃一輩子的話,我是萬萬選不出的。
以上早點裡,有沒有你愛吃的一款?
又或者,是不是落下了你家鄉的早餐呢?
評論區留下你的最愛,看看有沒有你的老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