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型腳氣怎麼根治?糜爛型腳氣在所有的腳氣類型中是最為多見的一種,那麼糜爛型腳氣怎麼根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糜爛型腳氣的根治方法。
糜爛型腳氣,又稱浸漬糜爛型腳氣。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幹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發出難聞的臭味。
此型足癬的緻病菌尤喜在潮濕、溫暖的環境裡生長繁衍。因而當其長期寄生于伴有多汗的趾間時,易緻表皮層皲裂,并因濕潤浸漬而發白。多見于足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角質貯水過多而浸漬發白。
糜爛型腳氣怎麼根治
糜爛型腳氣的危害很大,所以針對糜爛型腳氣來說應盡早發現,盡早治療。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偏方,供大家參考。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于患處。适用于糜爛型腳氣。
2、苦參、白鮮皮、馬齒苋、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疱型腳氣或有感染時使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後,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腳氣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使用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而後将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