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區有着不同的文化,這是由于古時候的交通并不發達,信息較為閉塞。同時加上中國人講究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飲食在中國是一大特色。在江蘇這個美麗的江南水鄉遇到立秋節氣,都會有怎麼樣的飲食習俗呢?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将過去,秋天即将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江蘇立秋吃西瓜啃秋在江蘇吃西瓜啃秋的習俗在古時就有了。傳說明代時有一年,江蘇城裡許多人長了癞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因此人們就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
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在老江蘇立秋節氣上,關于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這一觀點甚至為學界所接受,《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就收有“公秋”、“母秋”詞條。
但何為公,何為母,百姓深為關心,說法多種多樣,曾有某民俗專家說雙日為公秋單日為母秋,刊于某報,也載于某書(《金陵十記》)。筆者以為此說憑空而來,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民俗和方言一樣,隻能是約定俗成、說法要有理有據才行,可以允許異文存在,但不能胡編亂造,這是符合民俗學的要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