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絲襪奶茶”并不是用絲襪去過濾的奶茶,僅僅隻是用尼龍網先行過濾而已,隻不過當時路人看着以為是絲襪,後來也就有着“絲襪奶茶”的名詞。相信喝過絲襪奶茶的人都會被它的芳香四溢所迷住。
香港創作的絲襪奶茶是地道、香醇的代名詞。發明絲襪奶茶的中環老字号蘭芳園創辦人林木河,現時每日賣茶逾千杯,連泰國白龍王、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等也是其長年捧場客,但這位年屆81歲的“絲襪奶茶之父”從沒用過絲襪沖茶,“蘭芳園開張時,香港還沒流行絲襪!”
10多歲到港打工的林木河,與妻子及一名夥計于1952年在中環擺花街開設蘭芳園大排檔。當年小小的排檔,每日下午總吸引附近的碼頭工人光顧,“工人看見我将茶用個袋沖來沖去,覺得好過瘾。他們見茶袋啡色,以為是絲襪,以後每次就大叫‘一杯絲襪奶茶’。 林木河娓娓道出絲襪奶茶由來。
林木河說,戰前香港仍流行喝南洋咖啡,直到五、六十年代,港人才開始愛上奶茶,但最初的奶茶味道普遍較苦澀,原因是一個大水壺,”當年大部分食肆用大水壺煲茶,大水壺份量多,要很久才沖完一壺,不停煲着,結果煲到過了火,沖出來的茶自然苦澀。
林于是找來打鐵師傅,用銅打制體積較小的茶壺,取名“手壺”,其妻則用制棉襖的毛布,自制隔茶渣的茶袋,“茶壺體積細,茶可以不用煲太耐;用茶袋沖來沖去,可以去草青味,令茶味均勻。他說煲茶時間要控制得宜,太短去不掉草青味,太久則過火苦澀,喝完會胃部不适。
盡管早期顧客是一班苦力,但林木河對制作奶茶執,選用上等的斯裡蘭卡科倫坡”季後茶葉“,皆因雨季後生長的茶葉飽滿及色澤雄厚;配以膻味較低的馬來西亞植脂奶。
正因這份敬業樂業的精神,令蘭芳園漸為中環居民及上班族所熟悉,生意也愈做愈大,由大牌檔演變至如今有兩間茶餐廳。其他食肆、茶餐廳争相仿效推出絲襪奶茶;現時海外傳媒每次到港采訪絲襪奶茶,總會來蘭芳園。
林木河的孻仔林俊業說,父親要他們6兄弟姊妹均學會沖奶茶,有一技傍身,”我隻手夠力拿水壺,就開始學沖奶茶。為了加深他對茶葉的認識,父親更曾保送他到斯裡蘭卡觀摩當地茶園及茶葉生長過程。
背景
自英國開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英國人就把“下午茶”這個概念帶到香港。和一般華人在早上喝茶的習慣不同:西方人習慣在下午三時左右,午飯至放工中間的一段時間,享受西茶之馀,再佐以西點。
由于錫蘭出産的紅茶味道較好而價錢又便宜,所以錫蘭紅茶在香港十分流行。西方人喝茶習慣加淡奶和糖,使茶入口更香更滑,這也成為了香港奶茶的基本。
結束語:絲襪奶茶已經成了香港文化的一種符号,在許多港片的人物對白中經常會提到絲襪奶茶。并且,奶茶可以去油膩、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勞等功效,有時間不妨去享受一下絲襪奶茶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