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恩施特産小吃

恩施特産小吃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25 14:02:38

  1、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非常鐘愛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

  2、張關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腐。恩施土家人對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馬亂之年,由于糧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過節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時在家裡都能吃上合渣,許多餐館更是把它當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應,深受顧客的青睐。

  3、土家臘肉

  土家人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臘肉,不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裡烹煮,香飄十裡,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

  4、柏楊豆幹

  柏楊豆幹因産于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楊村而得名。

  明清以來,在利川柏楊集鎮一帶就大量生産豆幹,其中尤以沈記好吃婆豆幹作坊生産的豆幹最為有名,并被當地官員列為朝廷貢品,深受朝廷皇族們的喜愛,康熙皇帝還給沈記好吃婆豆幹作坊親筆禦賜“深山奇食”金匾,從此沈記好吃婆豆幹就改稱為深山奇食好吃婆豆幹,并以皇恩禦賜為榮,使豆幹制作傳統工藝沿襲幾百年傳承至今,成為人們喜愛的地方風味小吃。

  5、社飯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吃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進行,民間習慣稱為“過社”、“攔社”等。戊日屬土,所以這天是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人們以祈年景順利,五谷豐登,家運祥和。

  6、鲊廣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愛酸辣。有“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裡就象貓兒抓”的民諺,鲊廣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明的,并在恩施這塊土地上長盛不衰。

  7、葛仙米

  葛仙米俗稱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為水生藻類植物,屬藍綠藻的一種,單細胞,無根無葉,墨綠色珠狀,純野生,是名副其實的純天然綠色食品。相傳東晉時期,煉丹術家、醫學家、道教理論家葛洪在隐居南土時,災荒之年采以為食,偶獲健體之功能。後來葛洪入朝以此獻給皇上,體弱太子食後病除體壯,皇上為感謝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賜名“葛仙米”,沿稱至今。恩施州鶴峰縣走馬鎮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産區,這裡适宜葛仙米生長的水田、池沼達670餘公頃,因葛仙米生長對其自然條件(如氣候、土壤、陽光、經緯度、海拔等)要求極高,當今世界上僅非洲有極少量發現。葛仙米不愧是世界上真正罕見的神品。

  8、鳳頭姜

  因其形似鳳頭而得名,又名“來鳳姜”,是來鳳縣民間經過長期選育穩定下來的地方優良生姜品種。其姜柄如指,尖端鮮紅,略帶紫色,塊莖雪白。

  鳳頭姜無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味美可口、開胃生津、風味獨特、醇香濃郁持久,為姜中獨具特色之佳品,在全國生姜品種中獨樹一幟,因而早已是東南亞市場青睐的暢銷品。1998年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證書,成為全國綠色食品第一姜。鳳頭姜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體必須的鐵、鋅、鈣、硒等微量元素。

  9、福寶山莼菜

  福寶山莼菜又稱馬蹄草、荨草、水葵。是一種高等多年水生植物,葉片呈橢圓形,正面綠色,背面暗紅色,葉柄細長。福寶山莼菜相傳為古代神山所賜,是水中一珍,自晉代以來為曆朝皇宮禦案之貢品,皇室宮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涼拌,尤其是與魚肉、熟雞、火腿、香腸等配在一起做湯,鮮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10、年肉

  相傳,年肉濫觞于一場戰亂。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軍隊攻入,土家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做團年飯,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日子會罹此大難,紛紛抛家舍業,拖兒帶女四散奔逃。部分逃進深山石洞的人雖然僥幸脫離了虎口,但飽受凍餒之苦。幸好有一長者于倉促中帶出了一大塊熟豬肉,于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這才和着眼淚熬過了這個凄惶的年關。戰亂平息後,為了記取這次血的教訓,土家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應蒸幾大塊熟肉,以防再次遭受類似的禍患。以後相沿成習,年肉便進入了土家人春節菜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