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煙波浩渺,水産頗多,但當年明朝皇帝卻獨獨相中了湖裡一種個頭袖珍的魚,叫做梅鲚魚,也被稱作“貢魚”。在《萬曆野獲編》中記載:“從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歲貢梅鲚萬斤。”
梅鲚魚雖說位列“貢魚”,也是“太湖三寶”之一,外地人知曉卻不多,但我們換個名字,可能你會立刻驚歎:原來是它!
敲黑闆!它也叫“鳳尾魚”!對的,很多人愛吃的鳳尾魚罐頭就是用它做的!要說名字的由來,完全因為它的外貌顔值!因為它體側扁,尾巴尖,形似竹刀,尾部分叉,短呈紅色,尖細窄長,猶如鳳尾,所以又稱鳳尾魚。
梅鲚魚體形雖小,卻算得上太湖裡的飛魚!太湖船上人家有“梅鲚頭上七道篷”的說法,意思是漁民要用七道篷的大船把篷扯足了,才能拖網追捕它們, 生動形象說明了梅鲚魚速度之快,漁船開得慢就追不上魚群。捕捉的時候,兩條漁船聯合起來,中間拉上大網,漁船距離拉近,把魚不斷往裡趕,滿滿網起水,就可以撈起魚兒。
對了,你沒看錯,它的量不小,并不屬于珍貴魚類,雖然曾經列入“貢魚”,身世不凡,但自古以來,它的産量要占到太湖魚總産量的40%!年産700噸左右,8~10月是梅鲚豐收的季節,産量占全年80%。每當九月太湖開捕,大量銀晃晃的小魚就是了!是不是很有魚滿倉的富足感?
那麼在南太湖,人們怎麼享用這道地域美味呢?今天介紹最常見的一種:1.新鮮鲚魚剖殺去内髒。2.少許鹽和料酒蔥姜水腌制。3.控幹水,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出鍋。
油炸鲚魚撒椒鹽或蘸醬汁都可以調味品嘗,但當地人最愛出鍋直接吃,連肉帶骨又酥又脆!據說南太湖的館子裡,這是一道點單量超過了銀魚的人氣菜。
據2019太湖宴—首屆南太湖名菜評選活動有關專家告訴記者: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已經成為多數參賽店家的主料,而且不少參賽選手非常有興趣創造出全新烹饪手法的“貢魚”料理,給評委和食客一個驚喜!來源:浙江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周哥視角》發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