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個是有比較多區别的,首先須明确這2種病有着質的不同。乳腺增生的結節是良性的,非腫瘤性疾病。而乳腺癌則是乳房的惡性腫瘤。
但兩者在發病因素上有相似的特征:乳腺增生與乳腺癌均由内分泌失調引起,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2者在早期臨床表現上均以結節腫塊為主而常常相互誤診,特别是乳癌患者中約1/5病人的臨床表現不典型,如有些乳癌的腫塊邊清楚,有些腫塊活動度好等更增加了誤診的因素,更增加了很多女性的擔憂。
那麼關于二者具體不同之處,下面我們從乳腺癌的詳細科普知識來聊聊。
乳腺癌常被稱為“粉紅殺手”,其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有30餘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
從發病年齡來看,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從20歲以後開始逐漸上升,45~50歲達到高值。
病因: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因乳腺是多種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病有直接關系,具體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緻癌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增殖失控的現象。
較常見的高危因素:
1.月經初潮年齡<12歲、絕經年齡>55歲、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齡晚>30歲、多次流産、哺乳時間短、停經後進行雌激素替代療法等,均可增加或延長體内雌激素的暴露,從而引發乳腺癌。
2遺傳因素也是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一級親屬如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如果有乳腺癌病史者,那麼其發病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3倍。
3.除上述高危因素外,還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營養過剩肥胖、高脂飲食(因脂肪細胞也會分泌雌激素)、長期焦慮抑郁(使孕激素分泌減少,難以維持孕雌激素平衡),過度抽煙,喝酒(可升高雌激素水平,還消弱肝髒清除多餘雌激素的能力)等也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
臨床症狀:早期乳腺癌的症狀多不明顯,非常容易被忽視。晚期可因癌細胞發生遠處轉移,出現多器官病變,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具體表現如下情況:
1.乳房腫塊質硬,多在外側邊緣上限處,單側,表面不光滑,邊緣不規則,不易被推動的腫塊為主,大多不痛或少數隐痛或刺痛2.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乳腺某處出現酒窩狀的凹陷及主病竈周圍皮膚硬性結節:是由于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腫塊侵犯了周圍腺體與皮膚之間的韌帶,癌細胞浸潤到皮内生長引起的一系列變化;3.乳頭凹陷、偏向或完全内陷是由于腫塊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因牽拉乳頭所緻。4.部分乳腺癌患者在非妊娠和哺乳期,單側乳房也會出現多為血性、漿液性或水樣的乳頭溢液。5.腋窩淋巴結腫大:是由于癌細胞脫落,侵犯周圍淋巴管,并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區轉移引起。初期患者多為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而後由小變大、由少變多,最後相互融合固定。最後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因此,以上高危人群應重視乳腺癌的篩查工作,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及臨床體檢,一旦發現乳房有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異常迹象,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請專業醫生做進一步判斷,必要時及時手術治療,堅持早發現早治療,積極守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疾病從早期發展到中晚期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隻要調整好心态,積極配合治療,确診中晚期術後存活20年以上的也是很多的,因癌症病情複雜多變,切記如遇以上重點臨床變現及時就診。
如果您有乳腺方面的問題,歡迎評論區溝通交流,關注我持續更新更多婦科小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