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塌子是老北京很傳統的一道特色主食,是用西葫蘆、雞蛋和面粉做主料攤成的軟餅,别看食材普通做法簡單,味道卻一丁點也不含糊。金黃軟嫩的糊塌子蘸上開胃的蒜醋汁味道特别搭,那叫一個軟嫩鮮香。不僅好吃,而且夏天常吃些蒜和醋還能解暑氣、改善食欲,有效預防腸胃炎呢! 我一直覺得糊塌子是做法最省事又特好吃的飯,沒有之一哦。把西葫蘆洗淨擦成絲,加點鹽、五香粉、雞蛋和面粉,用筷子攪拌至沒有幹面粉即可,再靜置十來分鐘用平底鍋一攤,就是有菜有蛋又有面的營養一餐了。
難度:切墩(初級) | 時間:10-30分鐘 |
主料 | |
西葫蘆150g | 面粉75克 |
雞蛋1個 | 鹽2克 |
雞精2克 | 十三香粉2克 |
香油3克 | 大蒜5瓣 |
香醋30ml |
西葫蘆塌子的做法步驟
1. 準備食材。
2. 西葫蘆洗淨,擦細絲,不要弄的太碎,吃起來沒口感。
3. 在擦好的西葫蘆絲中打入一個雞蛋,加适量的鹽,雞精,和十三香粉。
4. 然後加入适量面粉(普通面粉即可),想吃厚點的就多加的面粉,想吃薄點的就少加點面粉,根據個人愛好。
5. 攪拌均勻,成沒有幹粉狀的稀糊,然後靜置10-15分鐘,讓粉糊充分融合。
6. 再加入3克香油攪拌均勻。
7. 不沾平底鍋微微預熱一下(刷不刷油都可以,根據個人愛好),然後舀入一勺粉糊。
8. 輕輕轉動鍋子,至粉糊均勻鋪在鍋中。
9. 小火烙至面皮上開始鼓泡時翻面。
10. 翻面後也是全程小火烙。
11. 待另一面金黃後,可以出鍋。
12. 喜歡更薄接近煎餅口感的可以借助工具。(這個煎餅推子是我用方便筷子和冰糕棒自制的,非常方便)
13. 出鍋。
14. 蒜剝皮洗淨,放入蒜臼中搗成蒜泥。
15. 在蒜泥中加去适量的香醋和雞精調勻作為蘸料。
16. 裝盤。
17. 成品。
18. 配着蘸料,那叫一個鮮美。
小貼士
做糊塌子時記得别放水或牛奶,因為西葫蘆本身富含水分,和鹽拌勻後把西葫蘆本身的水分漬出來,額外加水攤出的糊塌子口感會沒有那麼鮮香。如果想面糊稀一點就加雞蛋,多加一些雞蛋,香味會更濃也更加松軟好吃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