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袁城霖
一年要吃掉雙手雙腳都數不過來的小龍蝦,身為資深“吃貨”的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雄小龍蝦還是雌小龍蝦更好吃?
11月19日,大竹縣烏木鎮小龍蝦繁育中心迎來一批客人,或許是因繁育實驗室内密密麻麻的繁育箱中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小龍蝦品系看得眼花缭亂,有人脫口而出問到這個“直白”的問題。
“雌小龍蝦更好吃!”繁育中心技術總監張克磊一句話回答,打消客人的疑問。
為何雌小龍蝦更好吃?
“雌小龍蝦肉質更Q彈,肉也更多。”這名擁有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的技術總監娓娓道來,給出專業解釋。
雌小龍蝦更好吃
肉質更Q彈,肉、蝦黃更多
讨論雌小龍蝦更好吃的深層次原因,首先要從小龍蝦的生物學特性說起。
張克磊介紹,通常情況下,小龍蝦在9-11月份從胚胎孵化成蝦苗開始生長,到次年3-5月份,小龍蝦還沒有性成熟,屬于快速生長期,就像人類的青少年時期隻長個子不長肉,肉不Q彈也沒有多少蝦黃。一般6月份以後,小龍蝦逐漸性成熟,開始長肉育肥,肉質Q彈緊實,蝦黃豐富;7-9月份小龍蝦進入繁殖期;到10月份以後,小龍蝦随着“年齡”增長,殼較硬,肉質松散,品質下降。
雌小龍蝦更好吃,是由什麼引起的?
“原因在于雌小龍蝦要承擔繁育後代的任務。”張克磊說。
因繁育後代需要,雌小龍蝦必須提前儲備能量,在繁殖期前大量攝食,将食物能量轉換為營養物質(多數為蛋白質)儲存在體内的腹腔和尾部。故,雌小龍蝦的肉更多、更緊實。
另一方面,雌小龍蝦排卵(小龍蝦壽命為12-17個月,一生排卵一次200-1000粒)排到尾部位置孵化。排卵以後,為保證受精卵存活,雌小龍蝦不停擺動遊泳足,促成周邊水體流動,給受精卵孵化帶來充足氧氣。因為運動量大,所以雌小龍蝦尾部“肌肉”結實。
反觀雄小龍蝦,在交配以後不需要大量運動及承擔孵化工作,前期将食物能量轉換為營養物質儲存在體内相比雌小龍蝦少,因此肉質相對不緊實,尾部肌肉不結實。
“人們常說的美味可口的蝦黃,是指小龍蝦的肝胰髒以及卵巢。雄小龍蝦沒有卵巢,因此蝦黃少,這也是雌小龍蝦更好吃的重要原因。”張克磊說。
進入10月份,天氣轉涼,當水溫下降至10℃以下,小龍蝦幾乎不活動,且攝食率極低,身體消耗營養物質而不進食,無論雌或者雄小龍蝦,肉質都相對松散。因此,食用小龍蝦一般在5-9月份最為盛行,它屬于季節性産品。
辨别雌雄小龍蝦
外觀上至少有兩種方式
新的問題來了,如何辨别小龍蝦的雄雌?
張克磊介紹,從外觀上至少有兩種方式辨别。
看蝦螯。體長相近的成年小龍蝦,雄蝦螯足粗大,腕節和掌節上的棘突長而明顯;雌蝦螯足相對較小。
看生殖器官。雄蝦第一對第二對遊泳足進化成兩對交接器;雌蝦的生殖孔開口在第三對胸足的基部。
當天,客人緊接着參觀了緊鄰繁育實驗室的工廠化繁育車間,上下兩層結構的綠色外觀智能水槽布滿整個車間,上層智能水槽被蓋上黑色織物。
蓋上黑色織物是因為種蝦繁殖需要遮光的條件。“小龍蝦是夜襲性動物,遮光控制一定光照強度,會給它們随時覓食、求偶、交配提供條件,提升繁殖效率。”張克磊說。
10月份是蝦苗的培育季節,張克磊說,蝦苗生長初期最考驗繁殖技術。目前,繁育中心孵化的今年第三批小龍蝦苗僅有米粒般大小,附着于智能水槽裡的網片上,肉眼不容易看出來。在這個時期,對蝦苗投喂,對水環境進行調控及“肥水”,給水體補充充分的養分,提升水裡的藻類、菌類及開口餌料,給蝦苗提供食物。
據了解,2019年建成的烏木鎮小龍蝦繁育中心,年繁育蝦苗1.5億尾,是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和四川省首家小龍蝦良種場、四川省稻漁(稻蝦)種養技術規範的制表單位、2020年四川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單位,在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及生态養殖上有着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